第974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006 字 16天前

船腹下翻滚着白色的浪花,搅乱了滋水,巨大的船体推开一道道波浪,拍打着两岸,哗哗作响。

楼船靠岸,舷舱打开,盛装的甄宓在十名威风凛凛的羽林女卫保护下下了船,缓步来到张夫人的车前。张夫人不敢怠慢,早早的站了车,在路边等候。等甄宓走到面前,躬身下拜。

“民妇张氏,见过夫人。”

张氏身后的甄氏、张氏男女纷纷请安,一时间莺莺燕燕,好不热闹。

人群中,十几个少女眼热地看着甄宓,看着甄宓身后那十名身披甲胄的羽林卫。虽是女子,可是披上甲胄之后,这些羽林卫英姿飒爽,让人挪不开眼睛。在她们的衬托下,甄宓也有了一番大富大贵之家也难以企及的皇家威风。

待张夫人等人见过礼,甄宓还礼,挽着张夫人的手,一声“阿母”刚刚出口,眼泪便涌了出来。张夫人掏出手绢,为甄宓拭去眼泪,笑道:“阿宓,今天是我们毋极甄氏最风光的时候,你应该开心才是啊。”

“阿母,我就是开心呢。”甄宓抱着张夫人的手臂摇了摇,撒起了娇。离乡数年,她与母亲亲近的时候太少了,上次他们去建业,见面的机会也屈指可数。

时间紧迫,甄宓来不及和其他人寒喧,和几个长辈见礼后,便拉着长嫂李氏的手,告诉她甄像在天子身边,马上就到。李氏喜极而泣,连声致谢。她的丈夫甄豫早夭,只留下甄像一个孩子,如今甄氏攀上了凤尾,甄像也成了天子近臣,将来加官晋爵,继承甄家家业,她也就熬到头了。

李氏一向不为张夫人所喜,因为甄宓的缘故,她才在甄家得到了应有的待遇,如今儿子又因为甄宓得侍天子左右,对甄宓更是感激莫名,连声致谢。

寒喧中,又有船队赶到。一艘艘楼船在码头停下,一队队骑士下了船,沿着大道前进,在镇北将军府的驻军之内列队。虽然是夏天,这些骑士还是全副武装,手持以白色马尾装饰的精钢长矛,腰挎长刀,甲胄和长矛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

“是白毦士。”有见多识广的人叫了起来。

不少人都听说过白毦士,知道这是大吴最精锐的骑兵,虽然上阵的机会不多,但每战必胜,而且是摧枯拉朽般的大胜,指挥白毦士的将领也都是战功赫赫的名将。此刻亲眼看到白毦士的英姿,顿时兴奋起来。

“啧啧,真是威风,不愧是陛下的亲卫骑呢。”

“那还用说,这可是陛下最早建立的骑兵。第一任指挥官可是陈到陈叔至,屈指可数的汝南名将。”

“……”

听着百姓们的议论,白毦士们面无表情,只是腰杆挺得更直。

白毦士过后,虎贲郎们在许褚、典韦的率领下下了船,在白毦士的身后立阵,形成了一个方圆百步的圈子,除了甄氏、张氏之外,所有人都被隔在了外面。

在重重保护之下,甄氏、张氏的男女老少获得了与众不同的待遇,荣誉感进一步爆棚。身为核心,甄宓身上更是聚集了无数目光。

甄氏、张氏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她带来的。

甄宓虽然知道事情并非如那些乡党所想,但她却非常享受这一刻。她知道,这是天子给她的荣耀,给毋极甄氏的荣耀,而袁权也从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若不是袁权主动提起,天子不会这么快成行。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万众瞩目中,天子的座舰到达码头,巨大的双体楼船如同小山一般,楼船上的桅杆更是高耸入云,巨大的凤旗如同云端,岸边的百姓几乎要将脖子折断,才能看到楼船的全貌。

一群少年侍从下船,在跳板两侧列队,甄像也在其中。

二十名大汉站在舷边,举起巨大的号角,吹奏出悠长的号角声,宣告着天子驾临。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孙策出现在舷边。他头戴紫金皇冠,身着银白色窄袖锦袍,只有胸口位置绣着一头展翅飞翔的火凤凰。除了腰间的一块羊脂白玉佩,他身上没有太多的饰品,看起来清爽、利落,不像是富有天下的皇帝,更像是轻装简行的士子,只是举手投足间自有睥睨天下的豪情。

孙策面带微笑,环顾四周,然后拱起手,环环一揖,朗声道:“中山的父老辛苦。朕何德,敢劳诸君相迎,感激之至。赐,其免中山租赋一年。”

孙策的声音虽大,能听到的人却还是非常有限。几个少年侍少翻身上马,向不同的方向奔驰而去,来到人群面前,勒住坐骑,缓缓而行,举起手中的天子令旗,大声传达孙策的旨意。

“天子感激中山父老,赐免租赋一年。”

少年们的声音清亮,气息平稳,即使是隔得远些,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听说天子下船伊始,便免了中山租赋一年,围观的百姓们顿时沸腾了。

“万岁——”一个年轻人举起手,大声高呼。

“万岁!”

“万岁!”

山鸣海啸般的万岁声中,滋水两岸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向着天子的方向磕头谢恩。

第2442章 金币

孙策缓步下船,来到张夫人等人面前。

张夫人匍匐在地,额头抵着交叠的手背,连大气都不敢喘。其他人也差不多,都屏住呼吸,按照事先演练过的规矩,一板一眼的照做,生怕出一点纰漏。

甄宓也跪在地上。这样的经历对她来说并不多。孙策一向随和,也不喜欢跪拜礼,除非犯了错,宫里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可是在如雷般的万岁声中,在无数人的感染下,她还是很自然的跪下了。

孙策亲手将甄宓和张夫人扶起,又命甄像扶起他的母亲李氏,这才命其他人免礼平身。

虽然只是一点点顺序变化,李氏却感激涕零,眼圈红了,泪水直欲夺眶而出。甄像的鼻子也有些酸,却不敢乱了礼节,轻声安慰了李氏两句,便退回孙策身后,扶刀而立。

“常听阿宓说起夫人持家辛苦,今日得见,夫人果有国士之风,不让须眉。”孙策浅浅的笑着,和张夫人寒喧着。细想起来,张夫人也真是不容易。一是生了这么多的孩子,二是中年丧夫,又丧了长子,她一个女子能维持家业不败,还能将几个孩子培养出来,非常人可及。

说起来,北方的女子性格似乎都比较刚强。

面对天子的夸奖,张夫人又兴奋又惭愧。这些年,她的确吃了不少苦,但甄家不败却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弟弟张鸿,次子甄俨,甄家的其他人都帮了不少忙。而要走到今天这一步,更不是她能做到的,如果不是甄宓聪慧,如果不是天子洪恩,她想都不敢想会面对天子。

她在建业时,可没机会如此探究距离地与天子说话。

张夫人谦虚了几句,顺便将甄氏、张氏族中的才俊介绍给孙策。孙策一一见了,问了几句,命甄像记下他们的姓名,届时推荐到不同部门应试。既然要驻跸甄家,这些都是应尽之意,至于最后录用几个人,那就要看甄家接待是否尽心了。

见完了甄氏、张氏的人,孙策随即又召见了一些其他家族以及百姓的代表,和他们说些闲话,了解中山的民情。青盖伞下,孙策垂拱而立,与代表们谈笑风生,说到有趣处,不时发出一阵大笑。代表们原本还有些紧张,见孙策随和,笑容真诚,也敞开了心扉,将自己的苦乐说与孙策听。

孙策听得很认真,能当场解决的,立刻吩咐下去。中山太守、毋极县令都在场。不能当场解决的,也让人记下,以后再做商议。代表们见了,心中欢喜,一个个心满意足的退下。

一晃便是中午,孙策重新起驾,赶往甄氏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