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736 字 16天前

笮融是丹阳人,陶谦的乡党。此人原本有部曲数百人,陶谦又拨给他一些人,让他负责彭城、广陵的漕运,为了方便起事,又委任他做下邳相,往来于彭城、广陵之间。此人虽然没什么本事,却徒众甚多,那些人都信佛。笮融手握三郡的赋税,经常举办浴佛会,参加的人都可以免费吃喝,又聚众讲经说法,颇能蛊惑人心,不仅普通百姓相信他,还有一些豪强也愿意与他来往,甚至将家产捐给他。笮融因此聚集了近万人,马有三千多匹,钱财物资更是堆积如山,装满了近千辆大车。

淳于琼顿时心动,立刻请刘和、文丑来商量,建议袭击笮融。

刘和有点犹豫。

他转战徐州的目的是策应袁熙,既然陶谦在琅琊北部作战,他应该迅速赶去参战,速战速决,击退陶谦,迎袁熙入境,而不是截击笮融,浪费时间,给陶谦喘息的机会。

可是他也清楚。淳于琼本来和荀谌计划进入庐江,迎战孙策,结果他和文丑联手,否决了淳于琼的计划,淳于琼对他有意见。如果这次再强行反对,激发冲突,情况可能会失控。淳于琼和陈家兄弟关系很好,而陈家是下邳大族,陈登还因为袁绍的事死在孙策手里,陈家在袁绍面前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们到袁绍面前告一状,对他很不利。

况且进入下邳之后,他约束军纪,不准掳掠,部下意见更大,背地里说了很多怪话。乌桓人、鲜卑人出战没有军饷,他们全靠战利品生活,不准掳掠就是断了他们的财路,影响士气。明明有机会发一笔财,他再放弃了,说不定这些胡人蛮性大发,拒绝再听他的命令。

遇到公孙瓒那种狠人,这些人被逼急了还敢反叛,更何况是他。得到这批财物,激励士气,他也许能把这点时间争取回来,一鼓作气击败陶谦。

考虑再三,刘和答应了淳于琼的建议,派出斥候搜索笮融的位置。有陈瑀配合,刘和很快得到了消息,笮融在淮阴。离蒲姑陂不算太远。

刘和不再犹豫,下令奔袭淮阴,速战速决,得手后立刻北上。

听说有巨额财富可供抢劫,这三千胡骑顿时热血沸腾,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按照胡人的规矩,先到者多得,对付这些普通百姓,这根本不是作战,是抢钱,谁也不愿意被别人占了先。

就在刘和等人离开蒲姑陂的时候,孙策赶过淮水,赶到垓下。

第915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垓下是古战场,曾经有座城,如今城已经废弃,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有一些人家散居附近,而且人口也有限,只有百十户人家。在后世,这种村落的形式很常见,在汉代却不是主流。这个时代人口大多还住在城里或城郊,以里的方式进行封闭式管理,便于官府控制。

对于驻扎在垓下,不少将领很有意见,觉得不太吉利。孙策号称小霸王,而霸王项羽就是在垓下被击败,突围之外,逃往江东,又在乌江自刎。

孙策不怎么介意。他和郭嘉、鲁肃等人一起查看了古战场,分析推理当时的战场形态。中国史学有重人事轻技术的习惯,对战争更是简略,即使是垓下之战这样决定性的战役也什么过程描述。对指挥作战的将领来说,很多细节阙如,不可避免地会落入纸上谈兵的窘境。

孙策想改变这个习惯,他每次战斗结束都会留下笔记,尽可能详细的记载地理、双方的兵力组成和战斗的过程。南阳之战结束后,他还请蔡邕整理出一份战记,现在已经是南阳讲武堂的重要教材。

垓下之战在后世是一个疑点,最大的问题就是具体战场在什么地方,有多种说法,孙策读过一些论文,但是他没有实地考察地过。现在亲临战场,他一看这附近的地形,回想相当记载,结合两年多的实战经验,基本就认定这里应该就是垓下之战发生地。

相比之下,郭嘉、鲁肃就没有这样的疑问。在他们的知识范围内,这里就是故老相传的古战场,从来没有怀疑过有其他选择的可能。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项羽故城还有迹可寻,不用考古发掘就能看得到。后世最后确定这里是古战场遗址的证据也是这座古城和里面发现的箭簇、楚钱等遗物。再过几百年,这座城被埋在地下,就连当地人也说不清真伪了。

孙策让郭嘉安排人绘制地形图,作为将领们闲暇时沙盘推演练习的素材。

鲁肃觉得很新鲜,向郭嘉请教相关的情况。郭嘉和鲁肃很谈得来,两人都不走寻常路,在战略思路上也有相似之处,没两天就相处愉快,说得很投机。郭嘉把讲武堂的运行模式说给鲁肃听,还告诉他军中也是如此,虽然不能定期授课,但孙策一有时间就会聚将议事,分析战情,诸将各抒已见,既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无声的较量,在推演中表现突出的人当然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鲁肃心领神会。对他这个新附的将领而言,这是一个好机会。

看着鲁肃和郭嘉谈笑风生,吴景很不适应。他岔开了话题。“伯符,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孙策瞅瞅吴景,反问道:“阿舅有什么计划?”

吴景眉心紧蹙。“正月本来是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候,现在却要征战,将士们士气不高,宜速战速决,以免士气松懈。九江还有盗贼没有平定,我也不能离开太久。况且马上又要春耕了,耽误了农时,影响一年的收成,明年肯定吃紧。如今四面开战,粮赋很紧张啊。”

“阿舅说得有理,不过我还要等一等。陶谦防备心理很重,我贸然进入徐州会引起他的过激反应。我想他不会拖延太久的,毕竟这些胡骑进入徐州,对他影响很大。”

吴景正准备说话,顾雍快步走了过来,将一封军报递给孙策。孙策接在手中,迅速扫了一眼,心中顿时一阵狂喜。周瑜居然已经攻克了豫章,而且时间点很巧,就是除夕夜。那天晚上,他伏击了郑宝、张多,也算是一场小胜,可是和周瑜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怎么了?”吴景见孙策面露喜色,连忙追问道。

孙策转头看看吴景,本来想把这个喜讯告诉他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正想着该怎么说,郭嘉走了过来,接过军报看了一遍,眉心微蹙。“怎么又让刘繇跑了?这可是个祸根。周公瑾太不小心了。”

吴景不解其意,孙策却明白了。他轻描淡写的说道:“哪有百战百胜的将军,跑了就跑了吧,拿下柴桑就是好事。”他又对吴景说道:“刘繇跑了,庐江、九江会安定一阵子,阿舅可以放心了。”

吴景听了,难得的露出了笑容。“这的确是件好事。”

郭嘉不经意地看了孙策一眼。孙策默不作声。他知道郭嘉的意思。程普、吴景有一定能力,可是和周瑜、鲁肃这些顶尖人才相比又有所不足,见这些年轻人一个接一个的得到重用,与自己比肩,心里难免失衡。他们以孙坚的部下自居,有优越感,觉得自己有资格指点一下后辈。虽然只是一些小情绪,表现得也不明显,但总让人觉得疏离。

但他一时半会的也没办法解决。

郭嘉说道:“将军,征东将军在攻山阳,进展顺利,一旦全据山阳,形成关门之势,袁谭就不得不撤了。只是他兵力有限,后劲不足,需要增援。”

孙策疑惑地看着郭嘉,郭嘉悄悄地眨了眨眼睛。他背对着吴景,吴景看不到他的表情,只有孙策看得明白。孙策思索片刻:“去年雨水太多,兖州粮食不足,家父缺的不仅仅是兵,更缺粮。只是运粮既繁琐又危险,需要一个稳重的人才行。”

吴景立刻说道:“伯符,你们所领的都是精锐,行军速度快,我的部下跟得很吃力。不如我去增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免得拖你们后腿。”

孙策正中下怀。郭嘉这时候说这句就是要让吴景主动离开,重归老爹孙坚部下,免得看见新人不顺眼,影响团结。孙坚进展顺利,朱治、黄盖等人都立了功,吴景也想跟着去分一杯羹。至于危险,刘和等人已经被他逼入徐州,哪有什么危险可言。

不过他不能表现出来,还得装出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阿舅,你这句要是传到我阿母耳朵里可就变了味啦,好像我舍不得给你人似的。”

吴景大笑,连连摆手。“你多心了,我可没这意思。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我随你父亲多年,要增援他,当然还是我比较合适。”

“这倒也是。”孙策很“勉强”地点了点头。“这样吧,你先去彭城,让陶应提供粮食,我们帮他作战,他不能一点好处也不给。我会让他准备好粮食和船,你赶到那里就能起运。”

吴景一口答应,兴冲冲的回营去安排。

郭嘉挑挑眉,一声轻笑。“将军,山阳太守或者任城相,随便挑一个都比九江太守好,将军需要重新安排一个九江太守了。”

孙策会意,默默地点了点头。

第916章 意外危机

吴景还没出发,麋竺就匆匆赶到垓下,带来了陶谦的亲笔信。

徐州的形势很严峻,比豫州还要危险。陶谦两线作战,兵力严重不足,孙坚顶上去之后,形势略有好转。现在太史慈又赶到了泰山,联合臧霸等人作战,也为陶谦分担了不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