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377 字 16天前

张邈也很给面子,与袁谭把手言欢,绝口不提与袁绍之间的矛盾,甚至不提袁绍一个字,只说袁谭儿时便如何聪明,一看就是英雄,现在独当一面又是如何的仁爱,得众人拥护,至于击败孙策这样的小事反倒不值一提。对袁谭来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尽在意料之中。

袁谭很谦虚,自责未能从善如流,延误了战机,对蒋奇之死负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边说着一边又落下泪来,唏嘘不止。张邈安慰了袁谭几句,青州黄巾还没有退,大半个兖州还等着使君镇抚,使君不宜过分自责,应该振奋起来,早日平定黄巾之乱。孙策与黄巾多有勾结,应该尽快将他逐出兖州,以免夜长梦多。

袁谭躬身受教。

……

得知张邈率军赶到,孙策也做好了突围的准备。

张邈离开浚仪之后,朱儁要面对的只有朱灵、程昱等两万余人,他自己有近三万出头,加上城里的黑山军,有明显的兵力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有张纮相助,朱儁完全有机会击破朱灵的拦截,接应于毒等人出城。损失不可避免,但机会也不小,运作得好甚至有可能重创朱灵,为袁谭完成一次助攻。

可是孙策对朱儁没这么强的信心。老头名气很大,但以前遇到的都是乌合之众,碰上朱灵还能不能占上风,他可没把握。他是希望朱儁碰碰南墙,不要一天到晚想着勤王勤王,可他又不愿意朱儁损失太大。损失太大,朱儁就守不住洛阳,建立缓冲的计划就会落空。不能建立缓冲,他就不能放心南下,经略荆扬。

虽然不情愿,迫于形势,他还是要去。

孙策召集诸将议事,刘备也有幸参与。孙策有重大行动之前,都会尽可能多的召集部下讨论,统领五百人的都尉已经是中坚力量,必须参与。只有他们明确战术意图,执行起来才会更彻底,万一有什么意外,也知道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不至于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

孙策知道张邈的来意,也知道这次撤退其实没什么风险可言,只不过是和袁谭演一场戏而已。但他对袁谭并不完全信任,也不会将这种信息透露给所有的将领,他还是当作一次正常的突围战术来部署各部的任务,就算袁谭有什么想法也占不到便宜。

先为不可胜,再为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

因为有五六十里的路要走,正常情况下要走两天,交战时甚至可能有三到四天,所以辎重必须要带,而且要严密防守,不能有任何闪失。孙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陈王和他的三千强弩手,又让郭暾率领两千步卒协助。为了减轻将士们的负担,也为了能尽可能的多带一些粮食走,他扫募了一些民夫帮助运输。

孙策将小黄县仓里的粮食几乎一扫而空,就差到大户家里去抢了。至于普通百姓,他没有动他们一粒粮食,反而接济了一些特别贫困的穷人。花费不多,也就是几百石粮食,却给他赢得了慷慨的名声,征发民夫的工作因此完成得很顺利,数百辆大车整装待发。

孙策统领三千亲卫步骑,亲自断后。他问刘备说,你是愿意跟着辎重营走,还是随我断后?

刘备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跟着辎重营走,他几乎没有立功的机会,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很难升职。跟着孙策走,他不仅有机会立功,还能就近观察孙策指挥,能学到不少东西。

“我愿追随将军左右,效犬马之劳。”

孙策没有反对,只是关切的问道:“你的伤怎么样,能坚持吗?”

“多谢将军关心,些许小伤,已经没事了。”刘备拍着胸脯,声音洪亮。他这几天精气神不错,恢复得是很快,就盼着有机会上阵,再立点功劳,早日升为校尉。成了校尉,就可以独领一营,不要再听别人指挥了。出道这么久,他也算是小有名气,现在居然沦为一介校尉,听无名之辈指挥,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就算是听人指挥,也应该是直接听命于孙策啊,听一个校尉指挥算怎么回事。这要是被公孙瓒或者田楷、陶谦知道了,岂不得笑掉大牙?

孙策又看向关羽。“你呢?”

关羽不像刘备那么兴奋,反倒有些郁闷。“伤倒没什么大碍,只是没有趁手兵刃,恐怕难以施展。”

孙策命人送上一口千军破。“七曜我收回了。什么时候你能像益德一样立下大功,我再送你一口好刀。这口千军破是我亲卫营所用兵刃,你先将就着使。”

关羽卧蚕眉一挑,凤眼微睁,哼了一声,接过千军破,不经意的瞥了张飞一眼,歪了歪嘴。

第525章 傲无双

孙策原本对关羽、张飞还有些想法,毕竟是三国数得上的猛将,出身又一般,总觉得应该有机会收过来。和他们接触了几次之后,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刘备野心勃勃,不可能久屈人下,关羽、张飞又对他忠心耿耿,很难将他们分开。

况且关羽实在太自恋了,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范畴。这种人不仅刘备驾驭不了,他也驾驭不了。说得难听一点,这种人就是害群之马,严重影响团队建设。

既然不能收服,那就充分利用。用一个人,无非是两招:激和逼。关羽的武功是不是三国第一,不太好说,但他的骄傲绝对无人能敌,激将法一用一个准。拿他最熟悉的张飞来做参照物,对比效果最好。

没错,关羽就是这么傲,连张飞都无法和他相提并论。张飞立了功,帮刘备由军侯升为都尉,那他就要立一个更大的功,帮刘备由都尉升到校尉。张飞得了一口佩刀,关羽不弄一口更好的,这口气咽不下去。

孙策之前埋好了伏笔,不怕关羽不中计。用计如打拳,要想有效果就必须是组合拳,一招接着一招,直到彻底放倒对手为止。看到关羽那一眼,他知道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刘备脑仁有点疼。孙策这是处心积虑地想断我后路啊。关羽为了争功,上了阵肯定要拼命,万一杀了哪个重要人物,将来想在兖州立足就更难了。亏得张飞没能阵斩蒋奇,要不然关羽肯定要去杀袁谭。

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啊。

安排完任务,诸将自去准备。孙策登上城楼,再一次远眺远处的大营。夕阳下,袁谭的大营炊烟袅袅,安静详和,看不出一点大战将至的模样。更远的地方有张邈的大营,只是被官道上的树挡住了,看不见。

相比于袁谭,孙策对张邈更有信心些。在袁绍这个巨无霸面前,他们有着共同的压力,有抱团取暖的潜在需求。袁谭虽然也和袁绍有分歧,但是只要有机会,他肯定会下死手,永绝后患。如果能将兖豫二州握在手中,他的嗣子地位将更加稳固,即使袁绍老夫爱幼子,一心要废长立幼,也会投鼠忌器。

若非迫不得已,他绝不会和袁谭结盟,这其实是与虎谋皮。他明白,袁谭也明白。他不想在没准备好之前与袁绍面对面,袁谭则想在兖州站稳脚跟,等他们各自达到目的,一场决战在所难免。

联盟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奉孝,要不要与公孙瓒结盟?”

郭嘉摇摇头。“将军就算不和公孙瓒结盟,公孙瓒也会和袁绍拼命,将军大可作壁上观。真要结盟了反而不好处理。公孙瓒志大才疏,穷兵黩武,幽州却是苦寒之地,以前每年都要由青冀二州割赋税补贴,总数都在两亿以上。现在冀州被袁绍所占,青州残破,根本无力支撑连年大战。如果结盟,公孙瓒向将军求援,将军支撑得起吗?”

孙策苦笑一声。他自己都捉襟见肘,哪有财力、物力支持公孙瓒。况且幽州那么远,运费就是一个不小的消耗。郭嘉说得对,不与公孙瓒正式结盟更合算。不结盟不代表不能支持,以贸易的方式支持公孙瓒才符合自己的利益,才能双赢。

说一千,道一万,战争的基础是经济。公孙瓒汲汲于南征,大概也是因为幽州无法自给自足,不拿下冀州,他无法发展。辽东只能偏安一时,却无法影响中原。公孙度割据辽东数十年,一度称王,最后还是被司马懿拿下。公孙瓒在幽州多年,自然了解这些情况。

以弱敌强,必须精打细算,战必胜,攻必胜,以战养战,才有成功的机会。像公孙瓒这样刚吃了败仗,稍微缓口气就又来拼命,和自杀无异。以诸葛亮的谨慎、精明,连续几年北伐都耗尽了元气,更何况是公孙瓒。他连后方都没搞定,有刘虞在背后掣肘,他怎么可能战胜袁绍。

和这种人保持距离比较好,要不然迟早被他拖累。

不知不觉的,月亮升了起来,已是渐满,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月色清冷。孙策忽然想起一件事,好像没几天就是八月十五了,他和贾诩还有个约定,不知道能不能赶上。

“将军,可以出发了。”郭嘉提醒道:“我们还有几十里路要赶。”

孙策点点头,拍拍城墙,下了城。典韦等人已经在门口等着。孙策翻身上马,提起霸王杀,城门轰隆隆地打开,孙策正准备出城。关羽从后面赶了过来,大声说道:“将军,关某不才,请为前锋。”

孙策看看随后赶到了刘备、张飞,摇摇头。“云长骁勇,我是知道的,但你有伤在身,恐怕……”

不等孙策说完,关羽捞起美髯,眉目微张,冷笑道:“区区小伤,何足挂齿。请将军为我掠阵,看我斩将夺旗。”说着,一踢战马,冲向城门。

孙策心中暗喜,却故意大声说道:“云长,千万不要勉强,胜负乃兵家常事。”又道:“益德,你多留心,千万要与云长安然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