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2 / 2)

艳宠 陈云深 2523 字 13天前

夏荷合身扑了上来,双手竟遏住了心莲的喉咙,口中厉声叫道:“不许你胡乱咬人!我撕烂了你的嘴!”

她陡然暴起,力气惊人,心莲没有防备,被她扑倒在地,喉咙亦被她狠狠掐住。

心莲倒在地下,仰面看着夏荷那满面狰狞扭曲的神情,心中倍感惊骇恐惧,想要开口喊人救命,却发不出一个字来。脖子被她掐着,她只觉一阵阵窒息,只是不断拍打着夏荷的手。

露珠与芳年在外听见动静不对,起身顺着窗棂往里望了一眼,忙喝道:“助手!”

两人开了锁,冲进门内,却见夏荷死死的掐着心莲的脖颈,白皙的手背青筋暴起——她是真的想要心莲的命!

两人连忙上前要拖开夏荷,熟料这夏荷竟用上了全幅力气,仿佛铁了心一定要掐死心莲,露珠与芳年两人合力,竟拽不动她。

情急之下,露珠竟捡起一根柴火,朝夏荷的头上猛力拍去。

夏荷应声栽倒,晕死在地。

心莲死里逃生,两眼含泪,不住咳嗽。

芳年看了她一眼,问道:“如何,还能去见娘娘么?”

心莲点了点头,开口说话,却声音嘶哑:“能,我能去。”

芳年便淡淡说道:“先去洗把脸,梳了头,再过去。这幅模样,别惊了娘娘。”

言罢,两人领着她出了门,将那夏荷独个儿锁在了柴房之中。

芳年回望了一眼,心中有些担忧,低声道:“你那一下力气可是不小,别打死了她,倒死无对证。”

露珠笑道:“别担心,那么一下子罢了,要不了她的命。”

两人先领着心莲去梳洗,便进了翊坤宫后殿。

心莲走到殿上,只见四处灯火通明,贤妃衣冠齐整,坐于上首,正静静的看着自己。

碰上贤妃那双明亮的眼眸,心莲只觉得双膝一软,便跪在了地下,就要磕头。

苏若华开口:“免了吧,你也算是替本宫出了把力,可问出来了?”

心莲哆嗦回道:“是,奴才问明白了,夏荷……夏荷是受冷宫里那位的指使,方才对娘娘下这样的毒手。”

苏若华眸中光芒微闪,问道:“本宫记得,她之前一直在尚衣局当差,还是太妃身侧缺人手,才被内侍省调拨过去,怎会又受了钱氏的指使?”

心莲回道:“娘娘有所不知,夏荷虽不曾服侍过淑……钱氏,但却受过钱氏的恩惠。几年前,她在尚衣局不慎烧毁了一批料子,按着宫规本当鞭笞驱逐出宫,是钱氏赦免了她。不止如此,钱氏听闻她家境贫寒,竟也免了她的赔偿,从自己宫中拿了银子,补上了这笔亏空。夏荷很是感激钱氏,始终将这活命之恩挂在嘴边。这件事才出来时,奴才也觉疑惑,但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冷宫里那位能让夏荷做这样大逆不道的事,也只有那位同娘娘有仇了。”

苏若华听着,冷笑了一声:“当真是死不悔改,都已进了冷宫,还不安分!”言罢,吩咐道:“夜深了,此事暂且按下,把这心莲带下去看管起来,且不要难为她。”

心莲顿时慌了,连声道:“贤妃娘娘,您说过奴才能将功折罪的话,就饶了奴才的!贤妃娘娘,您说话算数啊……”她话未喊完,便已被刘金贵拉了出去。

芳年低低斥了一声:“夤夜大呼小叫,成什么样子!”

苏若华看向她们二人,问道:“她说的是实话么?”

露珠上前一步,低声回道:“是,奴才在外听着,这两个人闹得且是僵。起初,任凭心莲怎么问,那夏荷就是不肯言语,倒是心莲提起冷宫里那位,夏荷忽然急了,竟想掐死心莲。不是奴才们进去搭救,心莲怕真的要没命了。”

苏若华听着,默不作声。

少顷,刘金贵回来,立在底下听候吩咐。

苏若华看着她,忽然一笑:“刘公公,皇上让你来本宫这里,怕不只是伺候这么简单罢?翊坤宫里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的耳目才是。”

刘金贵心头一惊,忙跪下道:“娘娘明鉴,奴才不敢胡乱传话。”

苏若华听着屋檐下那铁马被风吹的叮当作响之声,心头泛起了一抹冷冽,她微笑言道:“这件事,你却该告诉皇上,毕竟事关皇嗣。”

刘金贵耳里听着,如何不明白贤妃的意思?

她这是要让皇上自己来处决了钱氏,翊坤宫却是委屈的,哪怕受了这样的暗算,也要息事宁人,委曲求全。如此作为,是要令皇帝更心疼她几分。

刘金贵只觉额上滴下一颗冷汗,贤妃的心机手腕在这后宫之中怕是无人能及。何况,她得皇帝宠爱,更怀着龙胎,皇帝几乎是被她捏在手心里的。

旁人不知,他却晓得,当今圣上无有一日忘了翊坤宫这位主子,只是布迷魂阵,方才没有过来。

想想也真是没趣儿,那些人还争些什么呢?无论怎么争,怎么斗,终究都不是这位的对手,毕竟皇帝的心在她这边。

刘金贵答应下来,回道:“娘娘放心,奴才知道怎么做。”

苏若华满意一笑:“夜深了,服侍本宫安歇吧。”

回至寝殿,重新梳头洗脸,更换寝衣躺在床上,苏若华看着头上满绣石榴花的帷帐,心中却是一片平静。

陆旻会怎么处置钱氏,已不是悬念。

她就是要用钱氏的命来警告六宫,不是皇帝不来,她这个贤妃便能任人算计,任人欺凌。敢来谋害她,那下场便只有死路一条。

苏若华合上了眼眸,不过片时,便遁入了梦乡。

皇城之中,其实并无一个叫做冷宫的地方,只是历代皇帝囚禁犯错妃嫔之处,都以此称呼。

钱氏如今关在南五所里,这南五所便成了她的冷宫。

这日天色才亮,便乌云蔽日,雷鸣闪电,大雨倾盆。

钱氏一袭素服,坐在一方破木桌前。

桌上一口半旧的镜奁开着,昏黄的铜镜映出她的面庞,一样昏昏的,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