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节(1 / 2)

萧何道:“天下几经战乱,并非只有寻常百姓受战火之苦,贵族同样损失惨重。先前大汉初立陛下曾问政诸公以何治天下,臣的意思是以无为而治。本是各国百姓,因秦而一统,前国之事他们不曾忘记,只有经过时间的流逝,让那些曾记着自己何国何人消失,再见大汉仁厚爱民,方能聚天下民心。”

“殿下对贵族咄咄逼人,眼里不容沙子,贵族们当真联手闹起来,陛下,这对大汉并非好事。想想留侯为何提议陛下将秦国的宝藏分出去,就是这个原因。”

无为而治,既以自然,由着百姓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去强调他们是大汉也好,他国不复存在也罢,这是给百姓时间让他们接受。

刘邦道:“虽是无为,那也不能看着百姓受苦而置之不理啊。”

说来说去刘邦还是同意刘元所为,谁让刘元从贵族那里拿到了不少的好处。

“陛下看到殿下送来的替补官吏的名单就该明白,如今这天下人才在贵族的手中,朝廷用人也多出自贵族,陛下,我们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让贵族对我们俯首认输的。”

手里握着那么多的人才就是贵族的骄傲,理所当然的,他们是不会把刘邦这样低微出身的人放在眼里。

“贵族不认输,我们就得认?”刘邦听出萧何的意思了,却是满脸的不高兴。

“陛下,忍一时之气也是为了大汉的江山。”谁想忍不成,可是不忍都不成啊,为了这个天下,为了这个江山,不管他们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得忍了。

刘邦想了想,江山天下是为最重,他还真是不能不把放在心上。

“你匆匆忙忙的赶来是有什么事?”刘邦觉得这件事情还是等刘元回来之后让刘元跟萧何争吧,他是说不过萧何,刘元肯定可以。

故而把话题掀过,问起萧何急急来见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殿下的婚事,陛下要早做决断,不能言而无信。”萧何这是又被人堵了一记,所以才会着急万分进宫来,第一时间对刘邦提起刘元婚事。

事情都跟刘元扯上关系,刘邦头疼地道:“缓一缓,等元儿回了长安再说。”

“陛下召公主殿下回长安了?”萧何也才注意到刘邦话里的另一层意思。

“她婚事不问过她的意见就算朕是皇帝都不成。”想当初刘元才大就跟刘邦提了约法三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她的事她做主,刘邦哪怕再想为刘元做主也得问问刘元的意思,否则别说是结亲了,结仇更有可能。

萧何也想到刘元的杀伤力,那真不是一般的杀伤力啊,思来想去的,萧何道:“陛下的意思是这门亲事若是殿下同意了,陛下也会同意?”

“不,这是两码事。”刘邦毫不犹豫地否认,萧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刘邦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啊。

“丞相真觉得这门亲事极好?”刘邦把话都透露出来了,也不怕和萧何说个清楚。

萧何沉着了半响,“陛下有言在先。”

为人不可无信,尤其是贵为帝王。

刘邦当然知道,萧何看向刘邦道:“而且当年的时候陛下想让殿下在楚军多受项伯庇护,虽不曾明言,也流露出将殿下许配项伯之子的意思。”

这些事都是刘邦做过的,刘邦自然也认,要不是因为这样刘邦也不至于为难。

想求刘元时候,有求于人的时候就说得项伯之子万中无一,如人他们刘家得了势,他们却想反悔,说出去徒让人笑话。

“陛下心疼殿下,觉得项伯之子配不上殿下,臣都明白。可为了大局着想,这门亲事得认。”萧何劝得苦口婆心,刘邦的想法他都能理解,可是为了大局着想,这门亲事刘邦当初开了口,也透露出要将刘元许配项伯的心思,刘邦就不能否认。

刘邦道:“当初朕答应过元儿她的事由她自己作主,这门亲事朕是真不能逼着元儿点头。”

“你想想看冒顿是什么样的人,不说为不为大汉,就算不为大汉,逼得元儿必须嫁他,她也照样敢要了冒顿的命,落到项伯的头上,对,她会念着旧情不会伤及项家,那你认为不伤人性命一切都好了?”刘邦以己度人,换了是他做自己不乐意做的事,还是关系终身的大事,刘邦不能说不也能恶心死人。

刘元这点性子跟他如出一辙,眼里就不是一个能容沙子的主儿。

“结亲不是结仇啊。”刘邦也有自己的思量,他不同意这门亲事不假,他都敢承认,最重要的是刘元。

刘元的杀伤力之大萧何还能不知道?逼急了刘元,刘元能豁出命去什么都不管。

要不是因为这样萧何也不会让人送信给刘元,信中既是点出朝局更是点出项伯几次于刘家有恩,也对刘元有恩,不过都是想劝着刘元能念着这些旧情同意这门亲事,那就皆大欢喜。

“朕是奈何不得元儿,你若是能劝得了她朕也会同意这门亲事。”谁让刘元如果肯嫁给项伯之子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刘邦虽然觉得刘元值得更好的,但就像萧何说的那样,当初需要项伯照看着刘元一些的时候他是什么好话都说出来,如今天下太平了,他成了皇帝,刘元成了公主,难道就想抹去从前刘邦对项伯说的话。

苟富贵,不相忘。说这句话的人正是因为忘了这一句因此而死,刘邦一直都记着这个教训。

萧何见刘邦既是不愿意但还是明白眼下朝局由不是他愿意还是不愿意。

事情闹得那么大,都质疑到刘邦的信誉头上,刘邦要是还想当这个皇帝,想坐稳这个江山就该知道必须要同意这门亲事。

“臣会劝殿下的。”萧何也算是明白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刘邦道:“她这会儿也差不多该到了吧。”

萧何沉吟了不答,他又不知道刘邦什么时候给刘元去的信让刘元回长安来,从边境赶回长安费时不少,刘元的封地也有不少的事,刘元就算要回来也得先把封地的事解决了吧,武朝已经回了长安,刘元的身边眼下也没有可能帮她掌管封地诸事的人。

“楚王之事。”刘邦突然话锋一转,萧何是整个人一凛,刘邦似乎也想到这个问题不该问萧何,话到嘴边又改了话,挥手道:“没什么事了,丞相还有其他事?”

“并无。”萧何就是为了刘元而来,这件事看着是刘项两家能不能做儿女亲家的事,扯上刘元扯上刘邦,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所以萧何才会十万火急地赶进宫就为劝着刘邦要一句准话。

“臣告退。”萧何与刘邦作一揖退下,刘邦点了点头,待萧何退去了,刘邦突然地问道:“皇后和吕家有什么动静?”

一旁的内侍听着刘邦一问立刻上前来,“皇后几次让吕家的人进宫议事,每次都将身边的人打发了。”

刘邦听着一声冷哼,却丢开了不理,“也罢,还是让元儿回来收拾他们吧。”

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内侍低头垂目的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听见。

而刘元一路快马,刘邦回到长安的消息也送到刘元手上,刘元问道:“楚王被关押在何处?”

席寒答道:“奴查到了陛下将楚王关在了长安的楚王府内,不许任何人去见楚王。”

刘元应了一声,内侍出身席寒自有他的消息渠道,长安的事刘元还得劳人家多费些心。“加急赶路,用最快的速度赶回长安。”

一开始因为韩信被擒刘元便想回京,加上她的婚事,刘元就更着急赶紧回去了,一行人都不二话,刘元比他们都年幼,一路上大家都是一样的赶路,刘元能撑得住,他们也能。

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回到长安,正好卡着要关城门,席寒眼看着城门要关上大声地喊道:“始元公主回京,城门勿关。”

他们这一行百来骑仗势也是不小的,席寒那么一喊,正准备关城门的将士连忙将城门打开,而城墙上的将军大声地喊道:“公主殿下回来了?”

刘元听着声音是立刻认出来了,“姨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