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阿娇密会窦婴后,窦婴跪在长乐宫门前求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着人打将出去。窦婴愤恨不已,在宫门前行至几转,方有长白将其领至皇帝近前。
自窦婴为官时,多次忤逆太皇太后之意,追随皇帝喜好,皇帝实则是很重视他的。只不过窦婴是窦家人,一亲近便想起太皇太后独断专权的掣肘,未免不耐。加之皇太后暗地里扶植王氏一族,窦氏所有人等她均厌恶至极,以情感之喜好辨别,不以朝政而分明。没少说窦婴的不适,再加上窦婴抢了她弟弟田蚡的丞相之位,很是不满。连带皇帝也不能过于宠幸窦婴。
今次听闻窦婴探视太皇太后遭拒,一把年纪在长乐宫门前啼哭,心头不落忍,便派人迎至宣室殿。
皇帝命人上茶,安抚道:“魏其侯久不来探望皇祖母,皇祖母难免心头不愉,过几日就好了。”太皇太后病了许久也不见窦婴探望,这会子想起来还有个姑母在了?在皇帝看来,太皇太后自然气愤。但是他更好奇的是,为何久不来,偏生这时候想起来要来看望了?不是一直不和睦么?
窦婴老泪纵横,“陛下明鉴,误会也罢,分争也好。臣到底念着姑侄一场,如今姑母不好,侄儿一直想来又不敢,可做侄儿的理应探望,不然岂不成了冷情冷意之人?这才提心吊胆的去探望,没曾想……”不给进。
这点,皇帝很赞同,这么多年大汉以仁孝治天下,若因这些繁杂事,连情分也不念了,有损名声。
只是……“你同皇祖母政见不合已是众人皆知,皇祖母勒令窦氏一族皆遵守她所思所想,你这般而来……”皇帝笑着,笑意未达眼底,分明是试探,想看看最后关头,你窦婴是站在朕这边,还是倒戈皇祖母那里。
窦婴起身抱拳,“陛下,这么多年,臣的所作所为尽数在这里,臣不分辩,不诉述,自有陛下英明决断!”表忠心太过反倒会令人生疑,既然被怀疑了,倒不如皇帝您去猜,猜猜看臣下到底是何心意。这么多年如果还不能表明,那您可要怎么劝说天下贤士归心。
第44章 一代巾帼
窦婴这话看似没分辩什么,实则主动权交给皇帝,皇帝也不好非说人家是太皇太后一党,生在窦氏一族不是情愿,窦婴的政见基本都和他相似或相同。又见其悲戚至深,皇帝到底软了心肠,扶起窦婴,“魏其侯向来忠心,朕心中有数。只是朕另有母后在,怕是……”
窦婴心头冷笑,看来真是被皇后说中了,不管他是不是皇帝的人,只要太皇太后薨世,伴随窦家的,只有渐离渐远的君恩。皇太后定要保王氏一族飞黄腾达,想来那丞相一职,非田蚡莫属。皇后叮嘱他,田蚡实乃小人一名,在他未发迹时,可像儿子一样尊敬他这位魏其侯,但一旦得势,势必会成为皇太后拔除窦氏一族的利器,他会找各种方法激怒窦家,以达到除之而后快。万万不可冲动,要隐忍!
“陛下,臣是为君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无论陛下将臣置于何处,臣定欣然应允。”
一边是皇太后以母子情分来逼迫皇帝提拔舅舅田蚡,这边是忠心耿耿,只为自己着想的老臣,高低立显。
皇帝感动不已,“魏其侯忠心于朕,朕自不会亏待了魏其侯。闻兮魏其侯有至爱的孙儿窦萁,不过十二岁,能文能武,很是聪慧,朕听着很欢喜,便送来做个外郎吧!”
郎分几等,为皇帝私人卫队,多由贵戚子弟充任。比较低级的郎称外郎,也称散郎。郎经历久者,多出任郡长吏,或出为将军,是汉朝官吏升迁的重要途径。窦婴心头大喜,知晓皇帝这是退而求其次,给他机会,又不愿意收纳已成型的儿郎,故此将眼睛转到少年身上。表面还得装作诚惶诚恐,“陛下,这……臣孙儿尚幼,岂可担此重任?”
皇帝笑意盈盈,虽说窦家气数将尽,也不能寒了世族的心,再者有个人质在手中,这窦婴做任何事都要掂量掂量。“魏其侯这话差了,若你心疼孙儿,朕无话可说。”
窦婴赶紧抱拳作揖,“臣不敢。”
皇帝道:“那就这样吧。皇祖母那里,你最好还是再去几次,不能因她不见,你便忘了孝心。”
窦婴答应了,转头把皇帝的意思告知阿娇,阿娇让他遵从皇帝之意再去,太皇太后那里她会想办法,保管让他俩甚难相见,即便见了,也必将传出争执。皇帝多疑,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体己话要说,只是给自个人听,而大声叱喝争执,要传进皇帝耳朵。
太皇太后终于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阿娇几乎连天加夜的陪在皇祖母身边,偶尔的短暂性头晕乏力,吓得百灵心惊肉跳。
建元六年五月丁亥日(大概在七月初),叱咤风云三代的窦氏太皇太后薨世。
窦氏一族浑身缟素默哀,皇帝罢朝守灵,阿娇极尽哀伤侍奉在案。窦太主昏死过去几次,堪堪下去休息。
“娇儿,皇祖母去了。”皇帝怔怔的看着灵柩,边上是木然的阿娇。
“……”
“你说,皇祖母会不会怪朕。”那灵柩上漆的图精美绝伦,他几乎无法移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