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2 / 2)

在放满鱼的陶罐里再洒上一层粗盐,然后盖上木盖,放到储存陶罐的窝棚里。

何田放下今天的鱼获,抱出装着上一批鱼获的陶罐,来到屋后的另一间小木屋。

这个木屋没有窗户,门也被紧紧关着,打开门,房顶上整齐地悬着一条条木架,每条木架上都挂着鱼、禽鸟、或是其他猎物的肉。四壁和天花板全都熏得黑黑的,屋子正中间是一个简易的铁炉,地板上铺着一层编得很粗糙的草帘子。

这就是何田用来制作熏肉的地方。

她进去前在头上包了块布。做好的熏肉会时不时滴油,她可不想让这种油滴到头发上。

收获的鲜鱼腌制两三天后就可以挂在熏架上了。何田挂好鱼,把地上的一片草帘子捡起来,抽出一把草,塞进炉膛里,点燃。草上沾着熏肉的油脂,更加易燃,再添几块木柴,等火烧旺,就可以关上炉膛离开了。

烟火会持续一昼夜,把腌好的鱼肉熏干。

夜晚再次降临森林,何田安顿好大米,摸摸它的脑袋,“晚安。”

大米没搭理她,专心地嚼着草叶。

作者有话要说:  再次感谢大家给我的地雷!

鉴于老是有读者说这一章蜜汁被锁,我又找不到任何被锁的点,所以修改下有话说。到底是要怎样啊……无奈。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第5章 鸡肝酱和小米煎饼

接下来的三四天一直在下雨。雨不算很大,一阵缓一阵急,缓时雨丝绵细得接近一层水雾,雨下得急时,虽然雨滴打得秋叶全都落下枝头,但仍能隔着雨清晰地看到二十几米远的地方,不像夏季那种连天铺地的帘幕似的的暴雨。

但这场雨一直没有停。河面的水流渐渐变得湍急,转动着一个一个漩涡,河水也变成浑浊的棕褐色,里面漂浮着枯枝腐叶,连山涧里的水都涨高了二十公分左右。这种天气没法下河拉网。

何田披着油布做的雨衣去了河边几次。河水涨高了,她得把她的小船给抱走,免得它顺水飘走。她把船抬到窝棚里放好。这船可是非常宝贵的。

她那条路倒是还很结实。铺了一层鹅卵石后,顺着坡流下的雨水没把路面的泥土冲走,更没冲走枕木,但是有些路面积了水。

何田赶紧冒雨在路两侧挖了两条排水的小沟,再洒了些小石头垫高路面。

这种天气是没法去林子里的。

挖完排水沟,何田又巡视了储存木柴、陶罐等等的窝棚。好在它们在夏季已经修补过一遍,经历了夏季暴风雨的考验,连绵的秋雨来临时只需注意是否有发霉。

回到木屋,她脱掉油布雨衣,身上全是黏腻又冰冷的汗。

几天没有阳光,室内的温度都降低了。

挂在柱子上的水银温度计显示,室内气温只有十八度。

何田往炉膛里填了两块木柴,烧一壶热水。

几天前捡到的酸枣和山楂看来是没法及时晒干了。

何田摘下一粒山楂和一枚酸枣,放进杯子里,注入滚水。等水色渐渐变成棕黄色时,杯壁摸起来已经不那么烫手了,她又往杯子里加了一小勺蜂蜜。

这杯茶现在酸甜可口。

何田喝了几口茶,身体暖和起来了。

她抓起放在地板上的渔网,细心织补。

水势那么大,河面上全是枯枝,暂时无法判断她的渔网是不是还在原地。运气好的话,等雨停了,划着船顺流而下,说不定还能找到。

这天晚上,雨终于停了。

月光下的树林比几天前静得多,虫子的啾啾声已经完全消失了。

何田半夜突然醒来,听到远处传来狼嚎。

第二天,何田乘着船,在下游五公里左右的地方找到了她的渔网。

网底破了个大洞,网住的鱼当然也没了。

烂渔网里全是树叶和枯枝,何田坐在船顺流而下,把它们从网眼上摘下来,扔进河里。

她把船泊在一个天然的弯弧边上,这里的浅岸上积了很多沙子。她要挖些沙子带回家。

沙子和锯末混合在一起,放在坛子、罐子或者木箱里,把苹果、土豆埋在里面,可以储存到春天。

或者,在地上挖一个深坑,铺上干草,再倒进沙子和锯末,厚厚铺上一层,就是一个菜窖。把萝卜、大白菜一层一层放在菜窖里,菜窖上加一个木盖,用干草盖住,窖藏的蔬菜就可以过冬了。

回家的途中,何田看到一只山鸡坐在河边的树梢上。

她放下船桨,举起猎槍“嘭”地一声击中了它。

何田把船划到岸边,双手握住长棍狠狠扎进岸边的沼泽地里,把缆绳缠在木棍上固定住小船。

她跳上岸,在树丛中寻找那只山鸡。

受伤了的山鸡或者其他禽鸟,有时能流着血飞一公里多。

这时要是有只猎犬就省劲多了。训练有素的猎犬会把猎物叼回来。

还好今天这只猎物没多顽强,它垂死前飞了大约两三百米。

回到家,何田把沙子倒进一个大木盒子里,在盒子下面垫上一根刨得光滑的木棍,掀起木盒一边,让它在木棍上滚来滚去,粗大的石子和杂质渐渐都滚到了边角,盒子中间剩下的是细沙。

把这些石子都捡出来扔在一边,剩下的沙子放在阳光下晾干,再倒进底儿上钻了许多小眼儿的木筛子上筛一遍,就可以和锯末混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