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2)

异能农场主 弦歌雅意 2572 字 1个月前

潘壮牛说:“这孩子脑子慢,但是干活还是可以的,数数也行,他加减之类的学得不错,现在还记得很牢。聪聪,叫泽哥。”

名叫梁聪的孩子就叫了一声泽哥,卫靖泽应了,说:“我这里住不下,他就只能住您家了。”

潘壮牛说:“他住我家,吃也在我家,这个你别担心。”

卫靖泽点头说:“那行,跟着你们总比跟我们一群陌生人吃饭要来得强。他先试用,试用是两个月,如果没什么问题,就转正,底薪三千。”

潘壮牛是很满意了,现在人家去镇上都不一定能够找到这样待遇的工作。

于是梁聪直接上岗了。

梁聪见潘壮牛要走,有些着急,忙喊:“舅舅!”

潘壮牛无奈,说:“聪聪,你在这里干活,晚上我来叫你回去吃饭,我告诉过你的呀。”

梁聪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还有些委屈的样子。

潘壮牛无奈跟卫靖泽道别,狠狠心走了。

梁聪想走又不敢走,想哭又不敢哭,看上去着实可怜得很。

卫靖泽努力放软了态度,说:“聪聪,你跟我来,咱们先去看鸡。”

梁聪万分不情愿的跟上卫靖泽,像他这种孩子,平时肯定受了许多责骂和歧视,所以很害怕跟陌生人接触和相处,他的经验告诉他,陌生人一般都没什么好态度,所以他十分害怕,也十分防备。

卫靖泽带着梁聪来到鸡舍,鸡舍里几百只鸡散落在各处,这里能容纳五千只鸡,现在才几百只,所以显得十分空旷。

卫靖泽带着他进了鸡舍,告诉他:“你要做的,就是捡鸡蛋,放在篮子里放好,然后告诉我有多少个,这房子里要打扫干净,不能有这些鸡屎。早上,把鸡放出去的时候要数数有多少只,晚上归笼的时候,有多少只。然后每天喂三顿给他们吃,给他们换水,你能做到吗?”

梁聪左看看右看看,手指一点一点的点,最后像是确定了自己要做什么一样,才点了点头,之后又弱弱的问:“如果我忘了,你可不可以再告诉我一次啊?”

小心翼翼的样子,真是让人心疼。

这孩子需要做大量的重复内容,才能够记得住自己的事情,所以显得反应慢。

“当然,你可以学着做。”

于是,梁聪先去捡鸡蛋,见这孩子捡一个鸡蛋跑回篮子边往里放,有些哭笑不得,还真是个死脑筋。

卫靖泽拿了篮子,走过去,把鸡蛋都捡起来,放在篮子里,说:“你可以这样的,别把鸡蛋弄坏了就行了。”

梁聪接过篮子,摸了摸头,说:“我就是有些笨。”

别人说他笨,他自己学得慢,所以他自己也接受了这个事实觉得自己很笨了。

卫靖泽也没很多时间跟他交代,说:“那行,你先捡鸡蛋,等会打扫一下,把鸡屎都放进箢箕里。记住了吗?”

梁聪嘴里重复了好几遍,才点头说:“记住了。”

卫靖泽无奈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自己出去忙活去了。

大雨和大雷现在守在鸡舍里,卫靖泽让两只狗认识了一下梁聪,两只狗闻了闻梁聪,像是记住了他的味道。

卫靖泽和村长还约好了商量今年秋冬季挖水渠的事儿,所以也没有多逗留,先去村长家了。

水渠经常需要修缮,就像房屋附近的排水沟一样,经常有泥沙枯枝败叶之类的堆积在里面,容易淤塞,所以经常需要疏通。叉水村虽然临河,但是水渠是引水的重要渠道,水稻就靠水渠引来水了。

挖水渠修缮的事儿,是村里的行为,所以每家都要出劳动力,如果不能出劳动力的就要出相应的工钱,这样对大家都公平,而且要规划好时间,赶在天冷之前完成工程,大家也能够少吃苦。

这些都是按照往年的规矩来办的。

卫靖泽问:“咱们村还有钱,可不可以把水渠糊上水泥呢?”

大泥湾的水渠就是糊了水泥的,所以就不需要经常修缮了,以前村里没钱,没有水泥沙子,现在有了钱,当然能够支付这些东西了。

村长点头说:“这个事情我们可以问问大家的意思,看看大家乐意不乐意。咱们村水渠还挺长,要费一些功夫的。”

“现在多费点力,以后就省力了。”卫靖泽说。

第110章 赚钱法

村长说:“确实是这样,那你找婉婉让她帮着算算造价吧,咱们也好跟村里人说清楚。”

卫靖泽觉得也是,先把造价算出来,要多少钱买水泥泥沙,多少人工费之类的,就可以知道到底值不值了。

现在要确定的,是每家要出多少人工,谁家出不了人工要出多少钱之类的,确定好之后,要通知到各家各户,等收了晚稻,就要开始干活了。

跟村长商量完这些事儿,卫靖泽准备回去,正好村长的二儿子回来了,看到卫靖泽,便招呼说:“小泽你在啊?”

卫靖泽说:“嗯,刚跟村长商量点事儿,准备回去了。”

“诶,小泽,我有点事儿想问问你,你可以等一下嘛。”

卫靖泽便又坐了下来,老二潘厚勤钻进屋子里,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本书。

潘厚勤拖了椅子在卫靖泽身边坐下,卫靖泽一看,竟然是一本农业杂志,已经被翻得挺多的了,边边都起毛了。

潘厚勤把杂志打开,翻到一页,递给卫靖泽说:“你看看这篇文。”

卫靖泽接过来一看,十分粗糙的印刷,图片也十分不清楚,那个标题中竟然用了四种字体,这让有强迫症的卫靖泽看着很不舒服,简直是一团乱啊!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养蝎子的,讲一个农民创业,走上养蝎子的道路,然后成为了百万富翁的事儿,文章很有知音体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