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般这个级别的下人,大多都是一方管事,在国公府伺候几十年,也是劳苦功高,不能就这么随意打发了了事。通常大家门阀中对待这样的人,都会给置办一处院子养老,还会给一笔钱。甚至还有的,会给放身契,摆脱奴籍,儿女们也不用继续卖身为奴。成为白身,男子日后还能参加科考。
安国公夫人说,伺候老太君的有两个嬷嬷,已近七旬。老太君素来宽仁,早就吩咐下人去给两人置办院子。这是她当年的陪嫁嬷嬷,自然得她自个儿出资。包括各房各主子身边的老人,将来都是靠自己出钱安置。但除此以外,偌大国公府,还有许多非陪嫁,却占领要职的老嬷嬷或者老管事,这些便都需要中公出钱安置。
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国公府家大业大,这点钱不过九牛一毛。只是人有点多,安排起来还是挺耗时耗力。而且他们走了,就得有人顶上。这肯定也是从下头有资历的挑,便要一层层往上升。到最后,就会出现空缺。这时候,就得从牙行里买新人。
牙行的丫鬟,那都是经过训练的,基本的规矩懂。可京城这么多大家府邸,内部总有差异。就比如说最基本的,府邸有大有小,内中布局复杂,新入府的小丫鬟恐怕还得先认认路。到内院儿伺候的,还要见过主子,听训,再分配工作。
这一套程序下来,就麻烦了。
安国公府操持着偌大中馈,大大小小事情太多,也是很累的。季菀这个儿媳妇,自然要去帮忙,就当是提前适应了。
“母亲,我觉得我们院儿里的下人就太多。”季菀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刚嫁过来的时候,没多久和三郎去了北地。回后来我又怀孕,孩子也需要人照顾,再加上我自己平时也忙,屋里屋外都有两个嬷嬷管着,倒是没怎么觉得。但我闲暇的时候,偶尔出门走走,就发现伺候的丫鬟太多了,前前后后包括照顾两个孩子的奶娘和起居丫鬟,足有四五十人。人多了,分工就密集。褚玉苑的三等丫鬟,足有八人。而那些事情,顶多四人就足够。也就是说,每个月要出双倍的月例。咱们府上,三等丫鬟的月例是八钱。多出的四人,月例就是三两二钱。这只是我们院儿里的,国公府四房,主子加起来二三十号人,就算不如我们院儿里的下人多,也少不了多少。再加上其他各行的,比如洒扫,修剪花枝的,修补亭台的工匠等等,全部加起来,每个月多支付的月例,得有好几百两。一年算下来,就是几千两。虽说这点钱对国公府来说实在九牛一毛,可这么浪费,也着实不妥。底下的人轻轻松松拿钱,做起事来就难免会轻慢懈怠,还易发生矛盾争执。这下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您也不可能一个个的都叫到跟前来训斥。”
安国公夫人点点头,叹了声。
“其实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她语气里有些许无奈,“就是因为咱们府上人口多,重口难调,喜好不一。府中的家生子,都是按照亲疏分到各房各院的。大多数,都是贴身伺候的一等丫鬟,还有就是管事。可偌大府邸,那些人也不够,就得从外面买。然后就由各房自己挑选。喜欢的,就多挑几个。超过规制的,自己出钱。个个都这么随心所欲,这人就多了。剩余的家生子,分到各院,就只能算充数的。我掌中馈这些年,府中光是下人都小幅度整顿了两次。我也想过裁减,可一人裁减,所有院里就都得照规矩办。那么多人,肯定有不乐意的,便又生了事端。”
说得也是。
季菀想了想,“母亲,咱们府上的下人,是家生子多,还是从外头买来的多?”
“自然是外头买的多。”安国公夫人道:“有利有弊。外头买的丫鬟,年老了无需府中出钱安置。就是人多充数,中公每年多出好几倍的月例。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的确,国公府不在意那点银子。但纵有金山银山,也不能挥霍太过。最关键的还是季菀说的,人多了,矛盾就多。当然,很多事情无需安国公夫人亲自出面。底下的管事嬷嬷们自会处理,若有必须发卖的,再来禀报一声就是。可这样的事情多了,也烦。女人又爱斤斤计较,为个发放月例和四季用度,都会提前派人来催。
“再则,那些人又无明显错处,要以何缘由裁减?”安国公夫人摇头,“减月例就更不可能了。既定的规则一旦改改革,必会出乱子。”
这倒也是。
“那不如这样。您不是说老的一批要放出去么?原来的位置要有人顶替,何不将那些原本凑数的,用以培养顶上?府上用惯了的人,总比外头来的要熟练。正要也让他们有的事做,省得天天闲得,没事找事儿。这样一来,矛盾也少了。”
闲的蛋疼的人,才会有精力找茬。
安国公夫人略一思索,“这倒也是个法子。”她笑笑,“回头我和你几个婶婶商量一下。”
那些光吃饭不做事的,是该好好管一管了。尤其那些个丫鬟,省得太闲了,总是动一些不该有的心思。自打甘氏对陆六郎收通房一事表示支持后,底下好些个丫鬟就不大安分了。
侄媳妇这个做法,安国公夫人也表示很不理解。
虽然她曾经也给丈夫送过一个妾室,但那是考虑到丈夫在外征战,身边总需要有个人照顾。甘氏,那完全就是在鼓励男人风流。陆家素来对男子的教导是,不可沉湎女色。陆六郎本身就没什么上进心,再这么纵容下去,这辈子就真的没啥指望了。
心中这么想,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子,她也无权过多干涉。
三夫人也不怎么过问庶子的私事,也就由得他们夫妻二人。甘氏天天把规矩礼教挂在嘴边,也不会让丫鬟乱了分寸规矩。
只要不闹出什么风波来,就无伤大雅。
国公夫人整顿内务之余想到甘氏,没过多久,三房那边就传来喜讯,甘氏怀孕了。
------题外话------
马上要出门,二更晚点更,么么~
第358章 (二更)
陆六郎和甘氏不睦,几乎整个国公府上下都知道。尤其是陆六郎收了通房后,两人关系更是将至冰点。除了每月例行必须要去甘氏房里那半个月,其他时候,陆六郎几乎都避她如蛇蝎。对此,甘氏自己不甚在意。一个妻子的义务,不仅仅只是伺候男人于床榻间,那样她会觉得自己和青楼女子没什么两样。这也是她对于陆六郎收通房一事乐见其成的原因。
夫妻之间,再是亲密,也得有个度。
窦氏觉得她脑子有问题,她却觉得,天天霸占自己丈夫的女人,太狭隘。是以几个妯娌间,甘氏唯独和吕氏关系比较好。但吕氏没她心宽,总担心自己被丈夫嫌弃。甘氏则用自己遵守的那些利益教条来劝她要大度,要懂得察言观色,在男人开口前,自己先行奉送需求。
陆四郎是绣花枕头,陆六郎还稍微强点,也不是那等贪恋女色之人。吕氏觉得,甘氏是有恃无恐,才这么云淡风轻。反正让她主动给丈夫纳妾,她也是做不到的。
事实上生了儿子后,她便有了另一重顾虑。
陆家有规矩,嫡长子出生后,男子便可纳妾。吕氏自觉有儿子地位稳了,却又担心丈夫可以肆无忌惮的纳妾。妾是有名分的,本来男人是可以随意处置的,作为主母却不能做得太过,否则就会落得一个善妒的罪名。然而陆家的男人,比较尊重女性。对于妾,是不会随意发卖的。若犯了大错,可关禁闭,也可处死。陆家的人觉得,将女人随意发卖,就如同牲口,这种行为很是下作。宁可死在陆家,也不让陆家女人受这等折辱。
令吕氏诧异的是,儿子出生后,丈夫反倒是对她更好了,也没提纳妾的事儿。就连屋子里原本那两个通房,都没抬为妾。
其实陆四郎是因含双的事儿,心中还有些阴影,觉得那些丫鬟不靠谱,十个九个都贪慕虚荣,心思不纯,太危险。
吕氏不知丈夫的想法,还以为他浪子回头了,正满心甜蜜,哪里会主动给他送女人?所以渐渐的,她也不大待见甘氏。
这样一来,甘氏几乎等于被所有妯娌孤立。
她自己不在意,身边的丫鬟嬷嬷却很着急。
“少夫人。您出嫁前,老爷就说过,陆家是武将世家,与书香门第不同,那些个礼教规矩,看得并不太重。您改不了便罢,何苦又这般要求四少夫人?大家都在同一个屋檐下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您这般与所有妯娌都闹得不愉快,总归是不妥当。”
甘氏眉心微蹙,淡淡道:“我姨娘便是安分守规矩,才得父亲另眼相待。父亲常说,我是她一众子女中,最像他的,所以才最宠我,让我嫁入了公卿门第。出阁前,父亲也说过,要安守本分。为人妻者,当宽和大度,相夫教子,方可长久,姨娘也是这般教导我的。我都做到了,何错之有?”
“…”
“但凡世家大族,皆重子嗣,陆家也一样。为了陆家子嗣繁衍,为妻者本就应主动为男人解忧,这也是作为妻子的义务和责任。”
主子一根筋,身边的人怎么劝都劝不动,最终也就罢了。
窦氏快生了,好久没去褚玉苑找季菀了,季菀倒是常去看她,偶尔从丫鬟口中听到些闲话,转瞬也就忘了。没多久,陆非离告诉她,西北地区买卖人口的事儿,有了进展。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