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有此志向,萧时自不会反对,给枢密使写了封信,便就此敲定。
萧老夫人倒是十分不舍,又担心孙子离家在外,吃苦受累,唠叨过好几次。不过说归说,她不会阻挠孙子的前程。
作为亲妹妹的萧雯,担忧不舍之情更甚,席间都眉目带愁。季菀看见了,安慰道:“放心吧,阿瑞曾在北地军营历练过,不是什么都不懂的骄矜公子哥儿。而且他可是堂堂国舅爷的儿子,没人敢慢待他。只不过就是换个地方而已。也就是离家在外,难免倍思亲。”
如今还只是做守军而已,没有参与战争,不然萧老夫人和萧雯得更揪心。
“嗯。”
萧雯眉间愁绪散了些,“我都知道,就是舍不得。”
她就这么一个嫡亲哥哥。离家外放,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回来的,年节下也只能靠着书信寄托。
“而且,嫂嫂这才刚过门,马上就要随哥哥去北方。她是世家贵女,怕是和我一样,从小没怎么出过远门。离开京城,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也不知道能不能习惯。”
季菀刚嫁给陆非离没多久,也随他去了北方。不过她本来就是北方人,倒是没什么。崔心嫱,富贵窝里长大的娇姑娘,刚嫁人就随夫外放去千里之外的北方。北方虽也有富庶之地,可再怎么样也比不上京城锦绣繁荣。而且那边没个亲朋好友,对于崔心嫱来说,也的确是委屈。
萧瑞是男子,心思不如女子细腻,但崔心嫱嫁给他,就是他的妻子,这么大的事,他理应与她坦白。
崔心嫱听后一愣,随后深明大义道:“嫁夫随夫。我嫁给你便是萧家的人了,你去哪,我自是跟随。你且放心去谋你的前程,我定会帮你打理好内宅,不让你有后顾之忧。”
萧瑞定定的望着她。
直到这一刻,他心里一直萦绕的那一丝茫然,才彻底消散。
当初崔夫人携女登门,他躲在屏风后,观她言行大方,知书达理。觉得她果然如祖母和继母所说,是个贤惠通透的女子。彼时萧瑞还年少,于男女之情还未开窍。只知道他不讨厌这姑娘,也有些好感,便应了祖母,定下婚盟。这世间的夫妻,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么?
两人门当户对,又彼此有好感,朝夕相处,总能生出情分。
不过到底还年轻,真到了成亲之时,他反倒是有些紧张,不知道日后两人该如何相处。但现在,听了新婚妻子通情达理的一番话,萧瑞所有的顾虑和隐忧,尽数消散。
他握着她的手,郑重道:“谢谢。从今以后,你我夫妻一体,将来我必靠着自己,封妻荫子,让你以我为荣。”
崔心嫱面如红霞,精致的容颜越发柔媚动人,看得萧瑞心中怦然一动。
有时候,感情的萌芽,仅在一刹那。而婚姻的延续,却是一生。
事实也证明,崔心嫱的确是个好妻子。萧瑞在建功立业的道路上,少不了这个女人的奉献。
新婚第三日,萧瑞陪崔心嫱归宁,说了即将外放的事。崔家二老见两人彼此相携,亲密无间,就知道小两口感情极好。男儿有大志,做长辈的自然欣慰。尤其是崔老爷,对萧瑞此举很是欣赏。女儿若嫁个只会靠父兄的酒囊饭袋,那他才要担心。萧瑞是个有上进心有责任心的好儿郎,女儿跟着他吃得这一番苦,他只会更加珍惜。
两日后,夫妻俩就动身离开,去了定州。
第335章 送走听雪
夫妻俩走的时候,还特意来了趟国公府。行哥儿很喜欢萧瑞这个舅舅,每次见到都一口一个舅舅,叫得别提多甜了。萧瑞也很喜欢孩子,这两年过年的时候都会给行哥儿包一个特大号红封,有时候得了什么小玩意儿,也会差人送过来。他现在要走了,倒是很舍不得这个外甥。
季菀看着两人,却想到了季平。
季平很上进,平日里忙,也很少来往,相对而言,行哥儿和那两兄弟倒是不那么亲厚。上次在葛府,从妹妹口中听到季平夫妻俩的事儿,季菀虽面上淡淡的,却还是放在了心上。
那毕竟是她嫡亲的堂兄。她将他们从乡下带到京城,从乡野小子到军官,如今因此而闹得夫妻不睦,她还是应该做点什么。
于是她叫来了古嬷嬷。
古嬷嬷是萧老夫人送给她的陪嫁嬷嬷,一直帮她打理嫁妆,把屋子里伺候的几个丫鬟也约束得很好,是季菀的一大助手。
“古嬷嬷,今日叨扰您,是想请您帮个忙。”
古嬷嬷谦逊道:“少夫人言重了。您但有吩咐,老奴无有不从。”
季菀想了想,道:“您也知道,我虽和母亲一起入萧府,但还是季家的姑娘。我有两个堂兄,和我一样,都是从乡下里出来的。大堂兄季平早年娶妻,至今已有七年。从前一直和睦,近两年来却有些隔阂,我嫂嫂不堪谣言重负,甚至给他纳了妾。为此,我兄长很是烦闷。”
她说得简单,古嬷嬷却已意会。
“您见多识广,当初我们姐妹俩在萧府,很多规矩也是您教的,所以我想麻烦您…”
剩下的话,她没说完,古嬷嬷已道:“老奴明白,少夫人请放心。”
其实季菀早就想派人过去指点指点胡翠,但胡翠是个敏感的人。她担心自己这么做了,会让胡翠误以为自己也看不起她故意羞辱。若非他们如今闹得这般僵,季菀也是不愿掺和他们夫妻私事的。到底还是她娘家亲戚,从前她和胡翠关系也不错。
胡翠和季平少年夫妻,一路走过来,已七年。她不希望他们因为一些猜忌和误会,闹得分道扬镳的结局。夫妻不睦,必影响孩子,乃是全家。
古嬷嬷去了季府。
苗氏听说了她的来意,喜上眉梢。
都是女人,儿媳的心事,苗氏如何不知?但她自己也是从乡下里出来的,也不懂官夫人该如何做。她是季平的母亲,旁人不会嫌她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只会夸她生了个好儿子,有福气。儿媳妇却不一样。女人堆里是非多,尤其那些个官太太们,整天闲来无事,就喜欢说东道西,论人是非。偏生胡翠又是个敏感自卑的,听得多了,也就当了真。
有了古嬷嬷的提点教导,但愿能改掉胡翠自闭自卑的性子。
胡翠前年冬又生了个儿子,叫季阳,才一岁多,还不大会走路。胡翠现在正在照顾小儿子。苗氏亲自带古嬷嬷过去,简单的说明了来由。胡翠先是惊讶,随后有些紧张和慌乱,也不知道是喜是忧。
“大少夫人不必紧张。”
苗氏走的时候,把孩子们和丫鬟也带走了,只剩下古嬷嬷和胡翠。
“也不要多想。”古嬷嬷眼神何等老练?一眼就看透胡翠心中所想,沉稳道:“当初菀姑娘和容姑娘刚进京的时候,听到的流言比您还多。尤其是容姑娘,自从和国公府世子定亲,那些世家贵妇大家闺秀们,甚至有当面找茬,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大家族里讲究多,两位姑娘每天课业也多,还要面对许多质疑和嘲笑的目光。您知道的,菀姑娘会做生意,而贵人们最是看不起商人。入了国公府后,人口更加复杂,妯娌之间也难免有嫌隙。很多东西,也是现学的。您根本无需介怀旁人的闲言碎语,喜欢在背后诋毁旁人的,要么自己过得不如意,心怀嫉妒。要么心高气傲,傲慢无礼。”
听她说起两个小姑子,倒是让胡翠有些意外。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