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1 / 2)

额…

明德帝居然管起臣子家事了?

真是稀奇啊。

当天下午,陆非离回府后却告诉她,这事儿是齐纠促成的。他负责和西域商人接洽,促成了两国通商,为大燕引进了新鲜物种和汗血宝马,立了大功。陛下本欲调他去工部做大司农,他却婉拒了。又说起妻子在娘家无所依靠,每每念及此便心有所忧云云。

明德帝当然闻弦音知雅意,乐得做个好人。暗示了下长宁伯,他便乖乖的将爵位给交了出来。

大房嫡子已残,庶子也已被送走,再无人可与阮未络一争高低。阮家的未来,全都寄托在阮未络身上。萧雯嫁过去,就是世子夫人,将来的伯爵夫人。她又是国舅的嫡女,世家出身,长宁伯府的人谁敢欺负她?而且季菀从阮未凝口中得知,阮二夫人性情和善,是个很好相处的人。萧雯嫁过去,定不会受委屈。

季菀喜滋滋的。

“没想到,兜兜转转,未凝竟成了阿雯的小姑子?”

最重要的是,萧雯既然首肯,那必然是已将那元大郎忘记了。

阮未络大萧雯六岁,本身又成熟稳重,必是个会疼人的。

这桩婚事,真乃是天作之合,再好不过。

------题外话------

推荐凌七七的《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

一朝穿越,顾明卿成了大晋朝忠勇侯府的嫡次女。

顾明卿原以为从此就能过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边云卷云舒”的悠闲日子,谁知亲爹是入赘侯府,而她是原配生的小可怜,身份那叫一个尴尬。

顾明卿还没来得及适应新身份,就被继母嫁到农家,真是刚出虎穴,又进狼窝,不过——

腹黑忠犬相公:“爹说男人就要疼爱妻子。娘子,你放心,以后我一定疼你,啥好吃的,好用的都先紧着你。”

疼儿媳的公公:“明卿啊,我最遗憾的就是没能有个白白嫩嫩的闺女,你是我儿媳,跟闺女也差不了多少。以后臭小子要是敢欺负你,爹一定为你做主教训他!”

顾明卿摸摸下巴,这日子跟她想的不一样,她好像掉进福窝了!

第330章 (一更)

要说阮未凝和季菀倒真是有缘,两人生日都是在同月的,季菀是七夕,阮未凝则是七月初一。她今年十七,小寿,只请了季菀等几个手帕交,摆了一桌酒宴庆贺。

行哥儿闹着要一起去,季菀没办法,只好带上他。玙哥儿太小,窦氏不舍得让他受舟车劳顿,便留在府中。

瑶姐儿半岁多了,现在已经会爬,穿着粉色小衫坐在自个儿的摇篮里,周边摆着一堆玩具。季菀给儿子脱了鞋将他抱至旁边的榻上,道:“不许欺负妹妹,要不然以后就不带你出门了。”

行哥儿用力点头。

“知道。”

季菀摸摸他的头,坐下来和阮未凝等人聊天,自然而然的就说起萧雯和阮未络。

“二哥回来后,养了这几个月,身体大好。我二婶早就忙着在给他说亲,没想到,竟还与你妹妹有一段姻缘。”

“可不是?”

季菀笑吟吟道:“那天我娘说起,我也甚为意外,不过想想还是挺好。阿雯性子单纯,柔善不争,嫁给你二哥,我就不担心她受委屈了。”

阮未凝微笑,“我二哥养在山上多年,性情淡泊,品行高洁。以前他对婚娶不甚在意,总担心自己的身体…怕误了别人。如今病也好了,又得一娇妻,双喜临门,他一定会善待你妹妹的。”

何止双喜,不是还有一个长宁伯府的爵位么?三喜临门还差不多。

季菀笑而不语。

窦氏在旁笑着问,“婚期定在何时?”

“还早。”季菀笑眯眯的说道:“阿雯才十四,起码得明年及笄后才出阁。”

前几日她回了趟萧家。

既然定了亲,那肯定是经过萧雯首肯的,也自然见过了阮未络。萧雯如今已经不再留恋元大郎,而且经此一事后成熟了不少,整个人都看着多了些沉静内敛。提起阮二郎,神色也带淡淡柔和。瞧着那模样,对阮未络还是极为满意的。不过受过一次情伤,小姑娘这次谨慎多了,没那么容易沉迷。

季菀还是相信祖母的眼光的,既然相中了阮未络,那这个人的人品就是真的好。有个词叫日久生情,等萧雯嫁过去,夫妻二人朝夕相对,慢慢就能生出情分了。

她突然又想起季云。

季云今年十五了,去年就已定亲。行哥儿满周岁的时候,大伯母就说过,季云九月出阁。在这偌大京城,她只是一个小人物,寄住在季府而已,没人关注她的父母是谁。

季平去年随军去剿了次山匪,表现突出,现在已是百夫长,虽算不得多大的官,但他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左邻右舍都说,一个平民能有如此出息,也能光宗耀祖了。季云这个堂妹跟着沾了些光,嫁了一户算是有些家底的人家,和从前在袁家的时候差不多。

季香和季兰两姐妹也要说亲了…

想起这些,季菀不由恍惚。一晃七年了,当初山村乡野里的小丫头小姑娘们,一个个的都长成了大姑娘,定亲的定亲,嫁人的嫁人,连她自己,都已做了母亲。

在这个世界呆得越久,上一世的记忆便越发淡薄。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的淹没。在很多年后的某一天,蓦然回首,再不见往昔,唯有眼前。

对季菀来说,没什么可怅惘的。

上辈子的人生,对她来说,无足轻重,丢了就丢了。这辈子她有父母亲人,有丈夫有儿子,干嘛还要去留恋前世那一家子的奇葩?

……

齐纠办事果然效率高,很快就给季菀招来十几个来自各地的商人,在见识过火锅的美味和火爆后,投资心情相当迫切。至于季菀提出的,要挂着她的招牌,他们自然是没意见。毕竟那是人家的独家秘方,按理说当留给子孙后代的。肯推广于众,已是慷慨至极,自然要保留自己的名号。

作为商人,当然是利益第一。只要能赚钱,还在乎打着谁的旗号么?

十几个做餐饮的富商们得了火锅制作配方,以及季菀授予的经营手段,便各自回到故乡。季氏火锅的招牌是季菀的,这些人得去官府备案造册,得到官府的文书,也就相当于营业执照,才能开分店。

火锅不同于酒楼,餐具桌椅都得重新置办,厨房也得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