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 / 2)

凤华权臣 明镜天 2341 字 1个月前

如今这般境地,只怕朝堂中诸多人都将此事埋怨到她身上。当中辱骂秦国人,不就是当众羞辱她张培青?

众人叫嚷了半天,干脆将炮火对准始作俑者。

“张大谏,你素来都主张保秦国,现今秦国反水反过来咬我们一口,你该当如何看待?”一人冷笑连连:“听说张大谏是秦国人,莫非大谏是秦国那太后派遣过来,故意离间我大楚的?”

莫说群臣,就是楚王也当场变了脸色。

压抑下心头的怒火,张培青抬眼,拱了拱手:“左庶中说话可要有证据,天下谋士非在故土谋事的人并不止我张培青一个,难道人人都如你所言心怀不轨?何况当初保秦国是为了牵制齐国,这天下局势瞬息百变,谁又能预料到日后如何?”

“张培青,你莫要狡辩!你们秦国人素来薄情寡义,我看你就是秦国的细作!”

“你三番四次阻拦灭秦,暗中扶持秦国发展,否则小小的秦国怎么可能在齐楚眼皮底下壮大至厮?你敢说没有的你的影子!”

面对那人的厉呵,一向舌灿莲花的张培青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她该说什么,秦国和我无关?秦国的壮大和我无关?秦国能发展到今天和我没有一毛钱关系?

“张培青,你敢问心无愧说你没有吗!”那人眉宇间带上苛薄的质问。

她嘴唇动了动,将话语反驳的话语咽回喉咙里。

她问心无愧,但是她不敢说自己没有。

或许张培青注定和秦德祯一样,是一个心软而失败的人。为了那一点眷恋,秦德祯放弃了仇恨,选择远走漂泊,为了那一点眷恋,张培青此生做了唯一一个自私的决定。

她原本以为那是她的母亲呢……

见她无话可说,臣子们更加得意且笃定了。

楚王深深看了张培青一眼,道:“诸国袖手旁观,为今之计只有我们楚国直面迎战。奉初,寡人命你为南牧先锋,南下迎齐**队,孟回,寡人命你为西野先锋,西去迎秦……”

朝议结束后,她和大司马并肩回去。一路上大司马一句话都没有说。

他没有像其他臣子那般责备她,但是也没有安慰她。

临上马车,两人平静地拱手道别,然后被厚厚的木板阻隔视线。

张培青闭上眼睛,将脊背靠在马车墙壁上。

她的脊梁挺的太久太直了,是时候歇息歇息。

今□□议,楚荆没有发一言,楚王未询问她一句决策。

这样也好,她微微勾起嘴唇自嘲笑了笑,反正她也没想到什么好主意,问了也是白问。

都说风水轮流转,她这凤凰尾翼还没有落下,众人已经开始将她当成鸡毛处理了。

秦国……真是好样的。

这种时刻她应该招谁帮忙呢,思来想去似乎一个对象都没有。这么多年几乎将天下人得罪遍了,到最后大概连性命都不知能不能保全。

脑海中蓦然划过一道清逸儒雅的人影,她微微眯起眼睛。

“百里仲华,关键时刻,用你的承诺来救救楚国吧。”

——

齐秦联手攻楚,战况激烈惨重。

齐国武器冰甲精良天下皆知,秦国人粗犷野蛮,骁勇善战,反观楚国这“花都”,即便同样武器不弱士兵不弱,然而撞上者两者联手,似乎也没讨到什么好果子吃。

何况齐国还有一个薛纪清。

要说这个薛纪清,之前根本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天下名头经久不衰的人就仨,一个是百里仲华,一个是张培青,还有一个几欲问鼎大宗师的太昭。

只不过相比较前两人,最末那人不提也罢。

而这个横空出世的薛纪清,和当初的张培青一样,初来便大放异彩,率领齐**队势如破竹,连连大败楚国,一时间“薛纪清”之名叫人闻风丧胆。

鬼谷子的传人,青涩的年纪……

似乎这人,并不比当初的张培青差呢。

楚国接二连三惨败在天下传的沸沸扬扬,诸国间谣言四起,都说楚国这次会像当初的赵国一样,被齐国踩在脚下,死的不能更惨。

还有不少人纷纷吆喝张培青哪去了,她不是最能闹事吗,怎么这回变成缩头乌龟了。

嘲笑声、讥讽声、看热闹声、抱怨声、叫嚣声,三国间的战争牵连诸国惶惶不安,贼匪滋生,作奸犯科四起,一些小国趁机生事,搅扰的天下哀声连连。

不知道从哪里率先传来的叫嚷,说着天下之所以演变到这种境况,都是张培青的过错。如果不是张培青荡平赵国,接二连三打压诸小国,秦国不会壮大,齐楚不会这么早开战,天下自然也不会这么混乱。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张培青惹的祸!

张培青此人该当截舌炮烙腰斩汤镬,以正天下之风,以止天下之乱,以平天下之怨,以安天下之心!

与此同时,宅心仁厚的齐国发信给楚国,如果交出张培青,齐国可以就此罢手放楚国一马,如若依旧冥顽不灵,楚国就等着被齐国联合众国荡平吧!

多么义正言辞,多么铿锵有力,以至于楚国人都慌了,心乱了,内部开始分裂了。

而此时,来自楚国的帛书也交到了韩国百里仲华手上。

韩国朝堂。

高座上的韩王已经老的快成干尸了,仍旧死命挂着一口气不肯撒手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