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后院都安静下来了,厨房里人人都停下手来,心里各自忐忑着,只说坏了,掌柜的到底还是生病了。
不料珍娘清脆透亮的声音,朗朗地响了起来:“请什么郎中?这里又没人生病!我要买香料来腌香肠呢!”
一阵长吁短叹接锺而至,珍娘忍俊不住:“都当了疯了是不是?等着吧,好戏在后头呢!”
福平揣着她开好的单子去了,出门时不禁埋怨婆娘:“就你多事!我看掌柜的没糊涂,倒是你先糊涂了!”
福平婶被说得悻悻地:“呸!走你的吧,话多!”
东西买回来后,珍娘开始着手配料,肥瘦肉三七分,不要太油腻也不至于太柴,一大盆肉兑好后,再入蛋清增加其粘稠度,然后就是生药铺买来的干花椒五香胡椒,磨成粉入倒入,香叶也磨粉后入,葱、姜、盐糖、料酒一样不少,按比例放进去。
然后就是搅拌,别小看这一步,若不将材料拌至均匀,吃起来口感就差多了。
这活珍娘交给钧哥了,因此一整天就看见这小子守在院里一口大盆前,面色凝重,双手交叉不停上下起伏,虎儿则被珍娘安排守在他身边,专替他擦汗。
一天下来,十几盆馅料完工,珍娘早预备下一大桶水,钧哥洗头洗身子去时,她则与福平婶两人,挑灯夜战,向白天洗干净的肠衣,一点一点塞进肉料。
古代没有香肠机,灌香肠全靠手工,不过也有工具可用,那就是漏斗,珍娘和福平婶人手一只,小的那头套住肠衣,大的那头则不住手地倒入肉料。
一段灌好后,再用粗针戳一下肠衣壁,使里面空气排净,每隔35厘米用线分隔成段就行了。
两人忙了一整晚,终于将那十几盆肉料,灌做了几排叉的香肠。
秋天干燥,挂在院里十五天之后,香肠就好了,珍娘却还要忙,忙什么呢?
她先将香肠放在锅里煮过,只这一步就让伙计们看不懂了,难道掌柜的要先尝尝味道?可全煮出来,又是几个意思?
可虽则心里这样想,却没人敢问,都知道珍娘心若比干,是七窍玲珑的,谁也没她心眼多,那就别自讨没趣了。
于众人疑惑却不敢言的目光下,珍娘镇定自如地煮着香肠,因所用香料特别,煮着煮着,前头客堂里就闻见香了。
“你们后头烧什么呢这么香?”客人们一个个抽着鼻子追问。
梁师傅据实以告,于是点香肠的单子雪片似的传进了厨房。
可珍娘却不许。
“这还没好呢怎么能呈上去?叫他们再等等。”
有好说话的听见这话也就罢了,也有性急了,跳起脚来非要吃到:“煮都煮了怎么还不让人吃?哪有这样做生意的?”
珍娘亲自出来解释:“我自有一套制造方法,不愿用半成品来糊弄各位。再一个,这是专为接待徐公公所造,自然得他老人家试过之后,方可献酬各位。”
一听这话,再刁蛮的客人也无话可说了。
香肠煮到火候及时,就该那堆无用的垃圾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