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节(2 / 2)

唐谋天下 青叶7 3000 字 2个月前

扬武在李弘的失意下,把三身白色的服饰递给了三人,三人则都是一脸不解的望着李弘。

孙思邈指了指四周走动的白色人群,再看看那白色的帐篷,地上的白色石灰粉,远处的墙上也是刷满了石灰浆子,简直是一个白色的世界。

如果再加上那些双目呆滞、神情茫然,还带着一些惶恐神色的百姓,无论如何,这样的场景都透着一股诡异惨淡的气氛。

无论是大唐还是前隋,这白色没有一个百姓不知道,这乃是丧葬时才会穿的服饰颜色,如今身处如此不吉利的白色世界,换做是谁,都不会认为朝廷这是来救他们的。

李弘淡淡的笑了下,说道:“白色并非是不吉利,只有白色在沾染灰尘或者异物时,才能够一目了然的被发现。如果是其他颜色,我们很难会在衣服上发现污染物,因为这会产生视觉干扰。这也是为了降低、保护施救之人被传染的可能性,也是为患者负责。何况……”

“有道理,老道佩服。”孙思邈思索了下便明白了,这是很浅显易懂的道理。

李弘不在乎老道儿打断他的话,看看袁天罡跟裴婉莹脸上也露出了释然的表情,于是继续说道:“何况白色衣服不容易掉色,当我们统一洗涤、消毒时,不会使得颜色不一样的衣服相互被染色,这个裴小姐应该很有见地吧?”

裴婉莹看着李弘突然间望向了他,脸上不自禁的红了下,听着头头是道的理由,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而且这人不同于刚才有些傻乎乎的样子,如今站在那里侃侃而谈的样子,倒是有几分儒雅跟潇洒。

“那么这衣服如何消毒?用那酒精吗?”孙思邈一百多岁了,还是那么好学,而且从来不认为不懂就问有什么不好意思,把不耻下问这句名言彻彻底底的忠实的执行着。

“酒精消毒不划算,根据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毒方式,过于严重的,比如有前往过已经感染天花绝症的,会用酒精消毒。而您们今日的衣服,在一会儿换下来后,会采用蒸汽消毒,看见了吗?那口大锅……”

“要把衣服放在里面蒸吗?”裴婉莹看见不远处几个忙碌的身影,手里拿着刚刚蒸过的衣服,走到一个阳光充足又通风的地方,晾晒了起来,于是惊讶加不解的问道。

“是的,大部分的细菌在蒸汽的温度下,就完全可以被消灭,所以蒸汽最是划算的消毒方式了,而且相比酒精而言,还没有酒精的异味儿,这样的话,也可以照顾到一些酒精过敏的人。”李弘看着裴婉莹,虽然眼神依然明亮跟炙热。

但裴婉莹出于女子的直觉,她能感觉到,这个眼神比刚一见面的时候,要让自己舒服多了,不像刚一见面,好像有一种被狼盯上的感觉。

她知道自己很漂亮,会很吸引男子的瞩目。每一个男子见了自己都会露出惊艳、狂热的神情,但像这个李白这样,一会儿一变的,她还真没有见过。

如今那眼神,看向自己的时候,欣赏的成分颇多,虽然还流露着一股炙热,但是显然已经不再让她感到害怕了。

孙思邈点点头,示意三人快速的把衣服套在了身上,而且白色的衣服很合身,只有裴婉莹的稍显的有些大,穿上之后,整个人突然间便小了一圈,倒是增加了几分可爱的气质。

李弘看着裴婉莹低头打量自己的衣服,袍子下摆跟裙子似的,耷拉在地面,要是走路不小心的话,很容易被自己踩住下摆,然后绊倒自己。

裴婉莹也发觉了衣服有些大了,双手把药娄放在地上,然后抓着腰间的袍子往上提了很多,才让下摆盖住脚面,但腰间已经显得有些臃肿了。

看着自己的窘迫样儿,裴婉瑶调皮的伸出舌头做了个可爱的表情,然后双手一松,又把腰间的衣服放了下来。

听着孙思邈的担忧,裴婉莹大方地说道:“没事的,走起路小心一些就好了。”

李弘也是站在一旁笑了笑,开口对扬武说道:“看清楚了吗?立刻帮裴小姐赶制一身合身的衣服出来。”

“是,我这就去。”扬武点点头,心里头松了一口气,还好这次自己的自称没有出岔子。

“不用了,这样就挺好的,走路小心一些不碍事的,等一会有空了,我自己改改就行。”裴婉莹听见李弘的声音,急忙抬起绝美的脸颊,看着李弘说道。

裴婉莹很为李弘着想,想着刚才李弘说的,蒸汽消毒比较便宜划算的话,想来这些都是他个人出资的,就不要因为自己再让人家再破费了。

李弘看着裴婉莹笑了下,便让他们先去看看蓝田百姓,他一会儿便过来领着他们去牧场。

三人离去后,李弘也转身自己往回走了,扬武在吩咐完了一个医护营的兵士后,便从后面快速的追上了李弘。

看着空荡的蓝田县,李弘心里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借着孙思邈救死扶伤的热忱,然后以他的名义,再由朝廷出资,在天花疫情这个关口,建立大唐第一家医院呢?

第288章 偏科

一路走在蓝田县城内的坑洼不平的黄土路上,两边具是用土坯砌成的房子,房顶用椽子搭制结构,或是在上面铺上茅草,或者是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便用青瓦加盖在上面。

偌大的县城,能够全部用青砖青瓦来建盖房屋的百姓不多,不过偶尔还是能够看见一两处青砖青瓦的富裕人家。

但绝大部分还都是土坯砌墙,或者是地基用青砖砌成一米高的墙,然后再在上面使土坯,青黄搭色倒也是挺好看。

每一家每一户,就像是人一样,把脸面都看的很重,门楼基本上都是由青砖使成,加上漆漆的大门,也显得很庄严肃穆。

现在这些墙壁被李弘用石灰浆子一刷,整整齐齐的一米多高的白色围墙,看起来跟社会主义新农村似的。

篱笆院子也不在少数,借着邻居的一面墙,然后另外一边落单是路的话,便扎起一排篱笆把院子围起来,栅栏上爬满了枯黄了的植物,或者只有在夏天的时候才能稍微显得好看一些。

用篱笆来扎院子的,并不是说就是穷光蛋或者是好吃懒做者,相反,一般这样的房屋形式,无论是在蓝田还是高陵等等周县,主人家还都是颇受人尊敬的,因为这样的院子,大部分是文人士子之家。

清贫寒士一般情况下,也会学着坊里的一些士子墨客,在成亲后把土坯的院墙推到,然后用篱笆扎起来。

至于这样是不是就有利于他们的仕途,是不是能够给他们在科考时带来好运,却没有一个人清楚。

崇文馆多如此房屋的学子,李弘当年就曾经问过他们为何要如此?换来的答案确实:“这是文人风骨,绝不苟同于富家商贾。”

李弘气得想骂娘,特么的要是贫穷就代表你是文化人,代表着你能受到街坊四邻的尊敬,干脆咱们一起穿树皮住山洞算了。

但他自己也知道,如今文风兴盛、武功潦倒,倒不是哪一个人的错,要说错,应该是整个大唐的错。

太平盛世之下,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在没有朝廷的舆论引导下,附庸风雅、舞文弄墨自然就会慢慢的形成气候。

而这时,读过万卷书却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自然是瞧不起大字不识,却把家里家外倒饬的像模像样的文盲百姓。

以文人士子自居,以知天下为理想,自然是不耻于每天做点儿商贾般蝇头小利的铜臭生意,但有无缚鸡之力,下地干活也没那个能耐。

有的就是坊里之间婚丧嫁娶时,需要文人的学问为“文盲们”写个帖子等,或者是在婚俗、丧礼的制度上,让百姓们严格遵循。

而这也就成了他们让人仰慕的条件,加上每天羽扇纶巾、之乎者也,以及朝廷重农抑商的策略,文人想要不出头不受尊敬都有些难。

而每家每户要是有个什么“疑难杂症”之事,首先想到的也是找学问人给自己出出主意,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自己只要遵照执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