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2 / 2)

唐谋天下 青叶7 3161 字 2个月前

“哦,儿臣知道了,那儿臣送您出去。”李弘在夏至与小雪的搀扶下从床上起身,缓缓的与武媚一同走出了房间。

走在宗圣宫的石板路上,此时已经是禁卫森严,穿着铠甲的太子六率,从昨天开始,就已经把整个宗圣宫给戒严了,原本平时就人不多的宗圣宫,此刻更显得人迹寥寥。

望着武媚在其他宫女的陪同下,缓缓走出,突然武媚停下脚步,走回到李弘身边,看着李弘郑重地说道:“人死不能复生,白露与小寒你向来待她们不薄,母后也是看在眼里的,她们能够在你怀里离开,已经是很满足了,所以,弘儿你一定不要再伤心,过几日母后给你送过来两个,如她们一般……”

“儿臣多谢母后,此事儿先不说了,儿臣现在也长大了,有夏至跟小雪就够了,如果儿臣需要的话,会找母后您要的。”李弘强笑着说道。

“那好吧,听你的,小东西现在有主意了,不过打小你这主意就正,母后管了你这么多年,到头来啊,还是没把你这小东西管好,母后对不起大唐啊。”武媚回想着这些年跟李弘的场景,不由得也是陷入里面,久久不能自拔。

望着武媚离去的背影,李弘在夏至跟小雪小心翼翼的陪同下,缓缓在宗圣宫散着步,初升的阳光下已经有了一丝温热,空气中游荡着和洵的风儿,让人不自觉地心生懒意。

远远望去,宗圣宫一座观前,站着一个青衣道袍的道士。

李弘眯缝着眼睛看了一眼,只见那道士正含笑望着他,便缓缓往那道士跟前行去,而道士看着他走过来,也是急忙往李弘这边走来。

一边走一边对夏至问道:“白露与小寒安顿在哪里了?”

“爷,白露与小寒已经送回太乙城了,等您伤好了后,就可以去看看她们。”

“嗯。”李弘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楚,默默的点了点头,信步往前行去。

那道士还没有走到李弘跟前,就被花孟等人远远的拦住了,自从昨日受伤后,花孟等人对李弘可是保护的更加严密了,绝不会允许陌生人靠近李弘十步以内。

李弘示意了一声后,花孟便缓缓侧过身子,示意道士过去,但一双眼睛,与其他几个人,一直警惕的看着那道士。

道士快步走到李弘跟前,拂尘往臂弯处一打,行礼道:“贫道李淳风见过太子殿下。”

“李淳风……道长?”李弘愣了下,差一点儿直接喊出李淳风的名字。

“正是贫道。”李淳风此时已经六十有余,看神情、精神都中气十足,像个四五十的中年人一般。

两人一前一后行走在宗圣宫里,李弘右手拿着人李淳风的拂尘,漫无目的的在空中扫来扫去。

拂尘属来自汉传佛教的法器,既是一种武器,也是象征着扫除烦恼之意。

李淳风也不介意从他臂弯处提走拂尘的李弘,微笑着问道:“殿下可是有心事儿?”

李弘没理他,自顾自耍着手里的拂尘,淡淡说道:“对了,哪天我送你一把拂尘,是太乙尘,比你这个用马尾巴做的好多了,通体雪白,可好看了。”

“如此……贫道就多谢殿下了。”李淳风愣了下说道。

“对了,我还有事儿想问你呢,据说在我出生当日,你曾经说过一句谶语,说什么五皇子乃太上老君转世为人主,化名李弘,拯救众生。哦,对了,说是‘老君当治、李弘当出’对吧?”李弘停下脚步,扭头看向身后落后他半步的李淳风问道。

李淳风并没有显得过多惊讶,看了看脚下,淡然笑了笑,说道:“道家众徒之言,信则有之、不信则无。殿下又何必把此谶语强加给贫道。”

“你说的倒是轻巧啊,我父皇跟母后为我取名,不也是应谶意?”李弘继续往前走着。

当年确实是如此,在他快要出生的几天,满长安一直流传着这个“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谶语,而在李治与武媚为他们的长子取名时,确实有应谶意之意。

李淳风还是含笑跟随,想了下说道:“此谶语虽然非出自淳风之嘴,但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殿下您现在身为我大唐之太子,大唐的储君,岂不是就应了那谶语。”

“嗯,是这话,这么说也不错。但你跟我说说,现在绿林草莽经常有假借李弘之名,行造反之事又该如何?你一句话,却让民间多了多少无辜冤魂?”李弘把拂尘丢了李淳风说道。

李淳风是脸上一僵,这事儿是他从未有料到过的,听到李弘如此一说,神情顿时有些不自然了。

“所以说啊,有时候是东西可以乱吃,但话可不能乱说的,会出人命的。”李弘轻松地说道。

李淳风由衷的对李弘躬身说道:“太子殿下仁慈、孝敬果然名不虚传。贫道佩服。”

“算了,不扯那没用的了。其实要是今日不碰上你,我还打算找你呢,你当年著有的《十部算经》如今已经跟不上大唐的步伐了,还有你那观测天体的‘浑仪’,现在你还玩儿吗?至于你的《三元真经》跟《五代史》我不感兴趣,怎么样儿?有没有兴趣跟我去长安,在我的崇文馆开开眼界?当然,你那浑仪现在已经落伍了,想来你也知道太乙城的玻璃,你就没有想过通过他,看看这天上?或许能看的很远也说不准呢。”李弘似笑非笑地说道。

却听的李淳风是一惊一乍的,他没想到太子竟然对他如此了如指掌,除了没有提起自己与师兄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图》外,自己生平所有的著作,都被他了解到了。

而关于《十部算经》跟测量天体的浑仪,特别是《十部算经》,早年间被国子监录用,用来受学大唐学子。

此前自己已经有所耳闻,太子殿下自己所做的《算学》,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十部算经》,被如今国子监、崇文馆、弘文馆录用,现在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啊。

至于那测量天体的浑仪,看太子神情,显然对天道像是同样有着非一般的研究,不然的话,也不会单单指出来。

“殿下真乃当世人杰,淳风佩服。《十部算经》当年已经耗费贫道不少心血,如今想要精进一步,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何况贫道也早已耳闻,殿下您所著《算学》一书,早已经超越了贫道,殿下您就不要拿贫道开玩笑了。”李淳风郑重地说道。

别人怎么说,李弘都能揽到自己身上毫不脸红,但对李淳风这样的,用上一世的眼光来看,也是这个时代的科学巨人,他一生的成就放到上一世,绝绝对对诺贝尔奖能拿好几个。

经这样的时代巨匠如此一夸,二皮脸自己都有些脸红,感觉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摇了摇头,一旁的夏至急忙紧张的跟紧,深怕太子殿下哪里不适。

但李弘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儿,歪着脑袋深思了,觉得还是岔开话题好,天文历法在这个时代跟神仙鬼怪差不多属于一路,都是神秘的物种,而自己这个半吊子的天文学,就更不用提了。

如果有了李淳风,再加上另一个著名的神棍袁天罡,如此两人要是鼓捣点儿什么出来,恐怕就是惊世之作了,从学术上来讲,绝对比自己九转十世要重要的多。

《推背图》他不闻不问,则是因为他自己有些心虚,自己属于九转十世的人,而历史的轨迹也正在偏移,这两个神棍合著的《推背图》到底还有那么灵验神秘吗!

不过看李淳风的样子,像是对玻璃很感兴趣,刚才听到李弘解释说,这玻璃可以当眼睛一用时,就已经是心下大动。

“这太乙山最高峰哪座?”李弘手搭凉篷,遥望着宗圣宫四周葱葱郁郁的青山,问道。

两人不知不觉的已经走到了楼观台,这里乃是整个最佳的观赏地点,要不然也不会以楼观台命名了。

当初就曾有“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茸翠,以楼观为最佳。”

李弘不理会还在张望的李淳风,就站在一片青石板铺就,中间放着传说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旁说道:“到时候给你在这里建一个可以观测天体的浑仪,以太乙城现在的手艺,不是我跟你吹,到时候建好了,你感谢我还来不及呢。”

李淳风仰头望着湛蓝的天空,再看看那四周郁郁葱葱的山体与树丛,喃喃道:“确实是最佳的观测点儿啊,如此以来,贫道就可以揭开天道之谜了。”